若是儿子平庸,女儿聪慧的话,必然是后者上位。
当然若是两人都出色,那自然是选择最为适合的一个。
当然了,若是两人都不适合的话,他也不介意从宗室里挑选继承人。
不过后来的发展却让阿锦有点猝不及防,因为他们是阿锦膝下仅存的孩子,故而,朝臣们都对他们要求严格,尤其是宁安昌,要求他足够的优秀。
但却没想到,宁安昌优秀是优秀,但他的优秀并非是表现在政治上,而是才华上,七岁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写出让大儒为之称赞的诗句,此后,更是小小年纪,就表现出对书画的天赋。
倒是女儿宁安荣,政治天赋极佳,七岁就能给阿锦提出一些利民政策,而且言之有物的那种。
为此,
章静姝一度很是头疼,希望儿子和女儿能换一换就好。
阿锦每每听到都是笑而不语,一直到他们姐弟十岁上,阿锦安排他们进行实践课,就是去周游大夏朝,观察民生百计,给出三年的时间,并且要求他们每个月要汇报心得体会。
不过两个孩子的表现,却很不同。
宁安昌看的都是大夏的繁荣昌盛,虽然如今大夏也确实如此,做了好些诗句和画作。而宁安荣的话,上交而来的,都是补充的一些不足之处,就连边防那边也提出,该如何做才能更稳固。
虽说如今三国贸易繁荣,签订了百年盟约,不过这军防却不能松懈,套用一句话,就是我不犯人,但人若犯我,必定也要有反抗回去的能力。
两份不同的心得,窥见两个孩子完全不同的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