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有粮看着这二年没见,光长脸蛋子上的肉,没长脑子的赵小军也很是无语,心想:我都说得这么明白了,你咋就不明白呢?!不明白也就得了,就不能别言声跟着照做就得了?不知道啥叫知道得越多就危险吗!
但甭管苏有粮心里头是咋想的,面对憨厚老实,这些年也没少帮自己干事儿的赵小军,苏有粮也只能耐着性子,将自己让他这样做的目的重新说一遍,掰开揉碎地说一遍。
“……事情就是这样,我都已经说得这么明白了,小军儿你应该再没有别的疑问了吧?”苏有粮说的嘴皮子都好像磨薄了一层似的,只觉得口干舌燥,却还得再三跟赵小军这确认道,“真的明白了吧?能给哥把这事儿办成了不?”
面对这个问题,赵小军憨厚的面容上露出一个诚恳的笑容,只听见他无比认真地回答道:“哥我明白是明白了,但你最开始说让我干啥来着?能不能再说一遍,我刚光顾着听你说这个,把要干的事儿,都给忘了!”
苏有粮:“……”
行吧,确诊了,全华国都再找不出赵小军这样的憨货了!
赵小军:“……”
能走到今天,全靠我苏哥慧眼识珠,挖掘出了我的才干!
……
就这样,在赵小军的帮助下,苏有粮这神神秘秘的计划就等于是完成了一半。至于剩下的一半要怎么进行,苏有粮也有自己的安排。
在从首都来到省城一周后,苏有粮来到邮局,准备打电报给首都田凤娟和苏秋月保平安。
有距离,苏有粮用极为认真又字正腔圆的声音对等待自己说出内容,打出电报内容的打字员说道:“娟儿、月儿,我我来省城已经一周了,在这一周的时间里,尽管省城的空气仍旧清新,省城的百姓仍然热情,但我仍然十分想念你们,恨不得飞奔回家,吃一碗娟儿你做的手擀面,听月儿你从学校回来跟我说一说这段时间又发生的事情。但十分遗憾的是,我暂时还不能回去。虽然我要面对、解决的事情也十分顺利,已经完成一半。但剩下的一半却还需要分成再一半,将其中的二分之一交给时间自然发酵,剩下的二分之一则留给我,用来自由发挥……”
这一长串,不算标点符号都有两三百字的内容,不光是给平日里只随便敲打两下电报机,三言两语就能完成一份电报的打字员累得够呛,也叫旁边的邮局干事露出了意外又警惕的目光。
要知道,在这个电话还是个奢侈品,国家还没能实现家家户户都安装的时候,跨省电话啥的更是都还有些费劲,写信和打电报仍然是独属于这个时代的特色通信工具。
其中,打电报虽然比写信要快很多,但它也要比写信更贵上许多。
——写信只需要花上几分钱买个邮票就能寄出去,但打电报却是要按字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