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则是这个时代特立独行的女性形象还是太少太少,也太容易被针对了。
要知道,哪怕现在人人都高举着“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可在实际行动上的表现,现实社会的舆论观点上,很多人也还是在继续要求女同志要以贤惠、懂事、生儿子为准则,要她们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不能在家吃干饭不赚钱,又不能太过出色,强过丈夫,还要家里家外操持好,孩子公婆全照顾……他们不能接受一个比自己强的女同志出现,也无法理解独立自强会和妇女划等号的事实。
而在这样的现状下,田凤娟就不免为闺女感到担忧。
在她将自己心里头的担忧向苏有粮表达以后,还没等苏有粮开口,站在旁边同样听到了对话的林七就先抢白说道:“她这样很好。”
说这话时,林七没有看向苏有粮和田凤娟,只目不转睛地看着苏秋月,说:“这是秋月最真实也最快乐的样子,是不需要任何人为了保护而要求她去改变收敛的。是她的自由,也是她随心所欲都可以交给自己决定的事情。”
林七:“所以,我们只要和她一起,做一个快乐的人,就很好。”
……
就在一行人还在就各自的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他们这在车站半天不走的聚群行为已经引起了车站工作人员的关注与怀疑。
见此,苏有粮也顾不得别的,招呼着大伙儿说道:“那个,几位专家,几位教授,还有旁边这两位来自报社的同志,我知道你们今天特意过来车站接我们是对我闺女苏秋月的看重,但是你们几位也看到了,我们这才刚下火车,也是初来乍到首都,连个住处都还没来得及安顿好的外乡人。所以,不管几位今天过来的目的是什么,能不能也先让我们一家子离开车站,让我们先找个招待所把行李啥的放好了,再给自己收拾得利索点以后,咱们再找个地方好好聊?”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伙儿的同意。
“有粮同志说得对,这总在火车站里头聊天实在是有些影响公共秩序,我们还是先离开车站,找个落脚点再说其他的事情。”一直以来都没顾得上插话的蔡校长站了出来,对苏有粮说道,“粮子你们也别去找什么招待所了,直接来我家就行。”
说着,蔡校长就招呼苏有粮一家跟着自己走。
与此同时,见爸妈那边已经开始提行李了,说话说得是口干舌燥的苏秋月也不愿意继续站在火车站跟这几位老同志继续侃大天了,便也准备离开。
临走前,苏秋月在看到这几位老同志面露不舍的样子以后,想了想,从自己随行的布包里面掏出了纸和笔,唰唰唰几下,先是写下了自己研究出来的那款化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递给了农学院的几位老专家,又将高温反应炉在制作时所需要进行的数据分析写了一部分,又隐藏起了她已经算完的结果递给了庆大数学系的教授们。
苏秋月道:“这是我的新研究,如果您几位有兴趣的话,并愿意提供一间实验室给我的话,那么我会很乐意和你们继续深入聊一聊这一套的研究发明。”
说着,苏秋月又将视线看向首都日报的主编和记者:“明天我会报社拜访,还请你们做好(掏钱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