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而这件事情的起因,还要从苏秋月没下火车,仍在火车上呼呼大睡的昨天开始讲起。

蔡校长是在昨天上午的时候收到的,来自苏有粮发过来的电报。并在得知了其内容中所写的“大约会在x号上午抵达首都”的事情以后,就立刻带着电报去了一趟儿子蔡老师家,准备和他商量一下,等这一行四个人抵达首都时,他们作为东道主该如何招待的诸多事宜。

是的,在回到首都以后,热爱教学,热衷于为教育事业发光发热的蔡校长也还是和在大江县时一样,没有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仍旧喜欢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

吃饭有食堂,睡觉有软床,周围有同事邻居,上下班走着就能去。

这样的生活,可以说是让蔡校长这个小老头过得十分自在也清净。

实际上,在被平反回到首都以后,蔡校长和蔡老师两口子不光被重新分配了工作,还拿回了曾经被革委会那群人贴上封条,称之为“缴获物资”的房子。

只是老房子离他们这三个大人工作所在的位置太远,所以蔡老师就在离第三中学和媳妇儿上班的地方都挺近的位置买了一个二居室。

原本蔡老师是打算再攒攒钱好买个三居,到时候自己和媳妇儿一间屋,儿子一间屋,再有就是蔡校长一间屋,房子大点富裕点,能叫一家人都住在一起。

但奈何蔡校长是个绝对独立,也不愿意和生活作息对不上的儿子一家住在一起的摩登小老头,直接就拒绝了这件事,也不愿意为了多出一间屋的事儿来给蔡老师增加负担。

为此,这父子俩是只能继续之前在大江县时的生活习惯。

蔡校长住学校职工宿主,蔡老师一家单在别处,平时晚上或者是周六日聚在一块儿吃顿饭就算是团圆了,反正这实验小学的职工宿主,和蔡老师买下的位于第三中学附近的房子也近,走路也就二十来分钟的事儿,就当是锻炼身体了。

然而,在又一个周末的上午,难得在家里头睡个懒觉的蔡老师在听到敲门声以后,意外地看到了站在门口,没有像平时一样踩着饭点才过来的老父亲,忍不住问道:“爸,您怎么这个时候过来了?家里头饭还没开始做不说,我这还没起呢……”

“这都十点多了你还没起,早饭是也不打算吃了?”清楚儿子这从小就没能板过来的爱睡懒觉习惯的蔡校长将手里拎着的早点塞进穿着秋衣秋裤的蔡老师怀里,说道,“我本来也不想这么早过来,但有粮同志发给我的电报到了,说他们明天上午就能抵达首都,想在第一时间请咱们吃饭,我过来也是想和你商量一下这事儿的。”

听到这话,蔡老师正光明正大地偷吃起了蔡校长带来的早点,才刚吃了两口烧饼,他就忍不住惊喜地说道:“那看起来是苏哥他们全家一起过来了?那可真是太好了!我这手里边可是积攒了不少高等数学习题想要和秋月同学一起探讨呢!”

蔡校长恨铁不成钢道:“你就知道数学题,人一家子坐了那么久的车来首都,你咋不先关心关心人家的近况?”

“我也就是顺口一说,没有不关心的意思……”蔡老师很是委屈地说道,“再说了,这苏哥他们不是还没来呢嘛,我说了人家也听不见啊。”

说着,蔡老师还不住说道:“再说了,秋月同学是真正热爱学习的孩子,从前我教她的时候,她对于自己没见过的题目就非常感兴趣,这都一年多没见了,我相信作为能考出全国第一名成绩的秋月同学,如今也一定是比从前还要更加喜欢、热爱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