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一篇由多地报社联合发布的报纸,更是直接将苏秋月推到了风口浪尖的位置上,让本该小出风头后重新回归平静生活,默默学习等待恢复高考消息的她成为了各地区人民所议论的话题焦点。
——《76杀虫剂,杀的是糟蹋庄稼的害虫,是影响国家发展的“害虫”!》
这一篇由首都日报、沪市日报、津门日报以及全国各个省市报社联合出版的内容,成为了1976年国庆时的热门话题,是街头巷尾每个老百姓都会谈论的话题。
有文化的人讲“害虫”。
没文化的人也讲害虫。
一时间,研制出“76杀虫剂”的苏秋月大名也跟着这一篇具有极大批判性的内容报告,以及她的杀虫剂一起,成为了人人都知道的名字。
“这个苏秋月的名字有点耳熟啊?是不是之前上过报纸,写那个《“小”眼看世界》的孩子?”
“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有点印象,那篇文章写得可真好啊,现在还在我儿子书桌前的墙上贴着呢。”
“可真的会是一个人吗?写作文和解决蝗虫搞研究?总觉得有些不挨边儿。”
“管他是不是一个人呢,反正现在这蝗虫问题是解决了,以后都不会再没有粮食吃了,这就是好事儿啊!”
全国各地的人民在议论着,省城自然也不会例外,也都在议论着。
而就在“苏秋月”这个名字越发被人们提起的时候,作为杀虫剂研发者的苏秋月本人,原本在三天时间才刚开始一天不到就完成了研发制造,并在成功消灭了蝗虫以后,拿着省城给的四千块钱,带着老专家们许诺农科院那边会给批下来的奖金,包括将76杀虫剂批量生产以后给的分成钱一起回了家以后,才刚吃了几天烤鸭不到,就让这报纸给整成全国的公众人物了。
省城家中,苏有粮看着报纸上面明晃晃写着的自家闺女的名字,很是担忧地对苏秋月说道:“闺女啊,你说这报道是不是写得太激进、太露骨了点?这要是让一些激进分子看了,会不会把这屎盆子扣你头上,到时候对咱们打击报复啊?”
听到这话,正吃着酱鸭腿的苏秋月只觉得手里的鸭腿一下子就不香了。
她半是忧愁半是埋怨道:“爸,下回再说这种事儿能不能捡着饭点儿以外的时间来?你说这挺香的酱鸭腿让你这张嘴就来的屎盆子一扣,我是连人带鸭腿都洗不干净了。”
苏有粮一脸无语道:“闺女,这话你说得是不是有点亏心?你自己想,这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除了搁屋里睡觉,正屋吃饭以外,还有啥能跟我和你妈唠嗑说话的富余时间在啊,我不赶这个时候跟你说,难不成还得等你睡着觉以后上你梦里头说这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