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问题,是匿名信交上去以后会不会得到重视。因为在农业局工作的人大多都是坐办公室的,鲜少有专业学农业学的高材生在那里工作,所以苏秋月不能确定这些人拿到信以后能不能看懂上面的意思,又会不会引起他们的重视交到首都专家组手里,让他们进行研究。
第二个问题,则是理论是理论,实践是实践。哪怕是信交上去,得到了重视,被专家组拿到手里开始研究了,但苏秋月按照自己之前实际操作的流程来进行时间计算的话,那么不管是经验多高的农学教授,上手操作起来也起码要三到五天的时间才行。
对于现在的形势来看,时间就是金钱,是能多保住一亩粮田的关键。
所以,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写匿名信给农业局都不是上上策。
当然了,还有一个让苏秋月不愿意选择这个办法的,第三个问题就是……
——真正的天才不会是籍籍无名的!
所谓出名要趁早,机会就在眼前,苏秋月咋可能拱手相让呢!
在她看来,如果可以的话,自己研发的产品自然还是要由她亲自制作生产才是最好的。这样的话,又省时又省力,还能保证自己的权益不会受损,不会出现她做出来的研究被扣上别人帽子的事情出现。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苏秋月可不想拿自己辛辛苦苦埋头苦干了一年多的研究结果去试探人性。
更别说,她向来也不是那种是金钱为粪土,视功名利禄为无物的人,她靠自己的研究发明出风头,又能名利双收,又能拯救庄稼的,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
所以……
“爸,你有没有个好主意,能让闺女我又能消灭蝗灾,为人民百姓出一份力,又能跟着出出名,为以后的前程博个好成绩的法子啊?”
苏秋月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苏有粮和林七就明白了她话里的意思,都不自觉地跟着点了点头。
苏有粮点头是骄傲于自家闺女没有因为读书而读成迂腐书呆子,还知道给自己谋福利的,顶随了自己的小脑瓜儿。
林七点头则是放心于苏秋月在对外态度上还是分得很清楚,知道保护自己的研究发明,出门在外应该就不至于被人糊弄了。
总之,两个年龄相差快二十岁的男人,在这一刻是都不约而同地操起了“慈父”的心,全都开始绞尽脑汁地想着这件事该怎么做才能帮苏秋月完成目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