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是一对一句地聊着家常的同时,也一起面不改色心不跳地同不远处走来的袖子上带红箍的人擦肩而过,朝着下一个胡同口走去了。
…
苏有粮和林七是在去县里的路上碰上的。
看着林七这孩子身上那身棉花都已经穿薄的棉衣和脚下踩的单鞋,和他天还没亮就出发,走了一路冻得脸都有些发紫的样子,苏有粮咋也不能当没看到,停下自行车一问,知道他也是去县里,便顺路捎着他一块过来了。
当然了,以上的内容,是如果他们俩被认识的人瞧见走在一起时合伙想出来的,应对的说辞。
实际上,这爷俩早在昨天苏有粮跟郭队长确定好了借自行车的事儿以后,就商量好了的一起来县里的。
林七是因为手里头又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批海市的新颖衣裳想出手,却又因为没有个趁手的交通工具,不能一批出手而四处想辙的时候,就等来了过来想要跟他说说一起赚钱事儿的苏有粮。
原本就有这么多年情分的爷俩是一拍即合。
苏有粮骑车带着林七,用他给车上捆上的筐子装衣服,再制造出了一场于出了大队不远处的“偶遇”,俩人就这么一路丝滑地来到了县里。
然后,苏有粮就看着筐里那些林七带来的东西是一点点被拿走、拿空。
这种赚钱速度,叫原本就有了想要赚钱念头的苏有粮有了更多更新的想法。
只是……
这县里人来人往的,有太多话都得憋着点。
于是,在避开了执勤人员后,两个人又去了一趟屠宰场,跟里面和林七认识的工人拿了几斤肉还饶了两根棒骨后,林七又领着苏有粮去了一个不起眼的废品站,拿回来了一个九成新的煤炉子,外加一兜子差不多能烧上十来天的煤球。
直到把今天来这一趟县里所需要的的东西都拿齐、买齐了,苏有粮也亲爷俩明算账地把钱都结给了林七以后,俩人也才算是结束了提心吊胆的一路,打算启程回家,也能顺便一起说点掏心窝子的话了。
回去路上,因为东西太沉,苏有粮多少有点踩不动脚蹬子,所以骑车的人就变成了虽然才刚16,看着很清瘦,却有着一把好力气的林七。
坐在车后座上,又得拿屁股压着捆着俩箩筐的绳子,还得抬着腿小心避开箩筐,同时手里还抱着不少东西,也么显得多好受的苏有粮忍着硌屁股的疼,开始酝酿起开场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