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这个回答让田凤娟带着赞许地看了自家闺女一眼,心里很是满意。

在如今这个仍以沉默内敛为优点的时代,田凤娟这样直白、嘲讽的,对于自己公婆一家的情绪表达,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不应该当着孩子说的。

但实际上,这样的对话在苏秋月懂事以来,已经不知道在她和她爸妈之间出现过多少次,甚至可以说,这本来就是有意为之,让苏秋月去了解接触,并深入其中的对话。

而这样做的原因,就是很简单的,因为他们只有苏秋月这一个孩子。

只有一个孩子,代表了苏有粮和田凤娟两口子可以将自己全部的心神精力与从未有过的耐心、疼爱都放到了闺女的身上。

可以说,苏秋月作为整个大队里难得的独生子女,还是个女孩儿的身份,虽然不像大队里的同龄人那样,有可以同进同出,未来也能互相帮衬的兄弟姐妹,但她却也拥有了那些家里好几个孩子只能瓜分父母关怀的人所没有得到过的,来自父母全部的爱。

但也是因为这个,两口子总是担心苏秋月一个女孩又没有兄弟姐妹,在成长过程中,以及长大以后都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或者是令人难堪的言论,甚至被欺负什么的……等每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所以在对于她的教育问题上,苏有粮和田凤娟向来都是抓得最紧的。

当然了,这里所说的“教育”不是课本知识,而是两个人以年长者的资历对女儿在人情世故、人心险恶、人情冷暖、人……反正,就是在与人交往中所可能会遇到的,又该怎么解决的“教育”问题的言传身教。

这也是苏有粮和田凤娟一致认定的事情。

他们坚定自己保护苏秋月,为她遮风挡雨的内心,却也不愿意让她成为一个只懂得逃避的懦夫。

而事实证明,他们这样做是对的。

看着眼前正拿着筷子往嘴里送着一大块已经被煮面了的土豆块的闺女,田凤娟只觉得内心无比骄傲。

——她的女儿正在如同他们所期盼的那样,茁壮且舒展地成长着。

想着,田凤娟伸手给苏秋月捋了捋有些乱的头发,同她说道:“明儿早上做个蛋花汤咋样?西红柿的,再给你碗里倒上两滴香油。”

作为“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代表人物的苏秋月一听这个,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饭也没关系,只一个劲儿地点头就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