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底,也没有什么可犹豫的。
乐臻没有顾虑,答得飞快,这些准侍卫们也都不是蠢人,一个个的没犹豫多久便也跟着奋笔疾书。没过多久,文试结束,答卷被收上去,呈给康熙和一众大臣阅览。
总共不过十余份考卷,大家轮流查看,殿内安静下来,只有浅浅的翻页声。
能来这儿的大多都是些老狐狸,这会儿自是谁也不肯率先开口,惹皇帝不高兴。索额图低头看着传到自己手中的试卷,同样安静不语,心里清楚得很。
赫舍里氏一族在出了一个皇后的情况下,绝对是康熙帝最好的盟友。其中,索额图在除鳌拜之事发生时便是一等侍卫,参与其中,深受康熙信重。这会儿得康熙提携,成了保和殿大学士,更是坚定地跟着皇帝的脚步走。
只要乐臻不入后宫,影响不到皇后和承祜阿哥,没有利益冲突,他自然愿意帮忙说好话。
看到考卷前他就想好了,无论乐臻答成什么样都说好,看到后,他收了心里的轻视,沉下心看完,又重头看了一遍。
平心而论,通篇的文采不算太好,用词白话了些,单论这一点,甚至比不上索额图一个满人。可是,凭索额图多年来的经验,文采并不是主子爷会十分在意的。
这里边传递出来的信息和思想主张、做法建议,才是索额图关注的。
他忽然意识到,主子爷会如此提携一位女子,绝不仅仅是因为救驾之功。并非救驾之功不够高,只是,男主外女主内,汉人上千年来都是这样。主子爷一向推崇汉族文化以巩固统治,如今却为她破了例。
能让主子爷做到这地步,要么主子爷贪图人家美色,要么此人能带来的价值足够让主子爷破例。若是前者,收入后宫便是了,索额图直接排除了这个可能。
结合手中考卷,索额图相信,必定是后者。
考卷就那么多,即便众大臣有意拖延,也拖延不了多久。传阅了一圈后,康熙开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回皇上,臣以为,纳喇家的容若,言之有物,文采斐然,答得极好。”索额图率先开口,却没直接夸乐臻,而是赞扬了一番容若,“乐臻文采上略有欠缺,却对科举制度极为了解,回答得亦是可圈可点。”
“回皇上,微臣以为,索大人此言不妥。乐臻这份答卷,何止文采不妥,科举传承千年,若真像她说的,早便废弃不用了,如何能等到现在?”
索额图刚说完,便有一性子略急的大臣出言反驳,他接着道:“索大人此言,将她与纳喇氏容若相提并论,未免太高看她了。不过是女子之言,见识短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