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句老话是怎么说来着?
农民的儿子还是农民,银行家的儿子还是银行家。
战乱时有军阀财阀,而到了现代,那些垄断阶级则变形为学阀,医阀,乃至各行各业的垄断机构。
一个无依无靠之人要想在已有雏形的领域获得一席之地,就已经称得上艰难无比,更别提要在里头有所成就。
玛丽安娜上辈子和这辈子就见过不少年轻人在一面无形的墙前撞得摇摇欲坠,头破血流。
而那面无形的墙对于早就扎根于此的人而言,不过是放个草梯子就能过去的小门槛。
这就是阶级的局限性与排外性。
哪怕是在最公平的国家里,一些人都会为了稳固现有的地位与家族势力,也会有意识地让旁系的子嗣后代们占据其他领域的高位,然后联手踢下那些试图挑战他们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圣殿和冒险者公会,就成了平民阶级仅剩的上升渠道与发言平台。
就像古罗马时期的保民官与公民大会一样,圣殿因为神职人员需要“守贞”,“守贫”的特殊性,再加上它创立之初,就是个带有慈善性质的宗教机构,所以圣殿的成员们大都是本地居民或是被圣殿修女们收养的弃婴。哪怕富贵阶级们也有人在圣殿的高层任职,但和贫困出身的神职人员相比,还是九牛一毛。
至于冒险者公会就更不必说了。
除非是来体验生活的大少爷,或是真的想打出点名堂的贵族子弟,否则能以此为生的人,还是讨生活的普通民众。他们就像是去一线城市讨生活的逐梦者,梦想着荣归故里的同时,也肩负着带动老家经济与人才的重任。
虽然现在的冒险者公会也出现了会对“同地同宗”之人多加照顾的官僚性,可高级冒险者的评价并非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在短时间内,还无法将冒险者公会变成某家某地的垄断机构。
在此情况下,玛丽安娜想跟他们抢人心,就得从对方最致命的根基下手,而且还不能引起对方的注意力。
阿基奎女大公对付冒险者公会和圣殿的方法很简单,就是靠钱和资源。
圣殿供养那么多弃婴孤寡老人需要大量的金钱,而冒险者公会用以巩固人心的还是钱和武器,所以阿基奎女大公才要与布列塔尼亚公国签订定价协议,然后借此操控圣殿和冒险者公会的话语权。
就统治者的角度来看,阿基奎女大公的所作所为皆在情理之中,不过搁在冒险者公会,圣殿,以及布列塔尼亚公国那儿,就不是一般的不近人情。这也是近些年,北方联盟的黑市做的红红火火的主要原因。
玛丽安娜决定吸取阿基奎女大公和北方联盟的经验,用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去拉拢圣殿和冒险者公会的底层人员,然后走“底层包围上层”,“农村包围城市”的群众路线,来构建自己的影响力。
第131章
博士既然能活至今日,自是有些政治素养,所以无需由玛丽安娜将话点名,便能理解对方的出发点根本不是盈利,而是为接下来的统治造势。因此在绕过“没人愿意共享铠甲”的禁锢式思维后,便从盔甲的批量生产,平均质量,以及后续的防盗问题,归还问题入手,进行简单的探讨:“盔甲的生产地点最好定在布列塔尼亚公国,那里对黑魔法限制的要求较低,再加上有一批专业的防具工匠,所以无需再弄一条生产线,或是在原材料进口上有所难度。”
“那平均质量该如何保障?”玛丽安娜上辈子不是搞商业的,所以对商业的了解仅限于她外婆家开的小超市,以及相关的电视剧和小说。不过考虑到艺术加工后的局限性,以及针对普罗大众的简化性……在商业上算是门外汉的玛丽安娜便将目光投放到最可靠的博士身上。
只可惜博士对于质量把控也是一筹莫展。毕竟魔法防具和魔法武器的上下限都很高。性能强大的,如尼德霍格的铠甲,几乎让持有者脸接氢弹,硬抗核武(这是比较夸张的说法)。要是碰上个黑市里的便宜货,而且还是从二手市场里淘来的便宜货,估计其锋利程度还不如村门口家的菜刀。
况且附魔过程也是看脸的。就像是游戏里的淬炼赌石一样,运气好的可能一次性出橙武,而要是运气差的……估计满屏的白光会让你换上光敏性反应。
“平均质量就只能看运气了,实在不行,你可以给这些铠甲们进行评级,然后按等级收费。”博士在某些问题上很少去钻死胡同,所以给了玛丽安娜一个相当灵活的处理方法:“另外,你最好想想共享铠甲的投放点设立在哪儿,以及如何避免有人借了不还,或是正大光明地去投放点抢铠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