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久野戏子唱的戏,风红缨不免困乏,问了掌柜的才知道,接下来是最后一个报名要去唱堂会戏的人。
“年十六,姓王。”
一个‘王’子瞬间将渐入酣睡的风红缨敲醒。
“那人是?”风红缨双目定在少年身上。
不等掌柜的笑眯眯的解答,视频旁白就已经揭露了少年的身份。
[希庭先生,十六岁,先后三次进到‘秦贡班’。]
视频给了定义,不用看都知道今晚跟着秦贡班去李家大院唱堂会戏赚一块银元的人就是希庭先生。
台上少年堪堪十六,真是风华绝代的好年纪。
唇红齿白,戏曲上的尖字,团字咬得都十分的有韵味。
秦贡班的班主笑着点评:“这孩子就像是为戏生的人,音准的不得了,腔调妙不可言,就他了。”
因少年脸上化了浓妆,底下竟无人认出少年就是在三庆班登过台的王希庭。
给了一块银元,班主这才问起少年姓甚名谁。
少年腼腆的报上名号,底下的人一听,顿时炸了开锅。
“可惜了,三庆班若还在,这孩子怕是早就成了三庆班的下一个台柱。”
“小小年纪就登台,十四成名,如今才十六,还来得及,进了秦贡班,未必比三庆班差。”
这下换秦贡班的班主乐呵了,本来以为捡了一个略有天赋的孩子,没想到竟然是个有来头的人物。
“不错,不错,希庭,等唱完了李家大院的堂会戏,你甭往外跑了,就呆在我的秦贡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