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带着疑惑辗转来到寿河村。

新一任村支书:“你是问风知青?诺,这儿,这儿,还有那片山,都有她的心血。”

记者笑,指着摄影机:“能具体说说吗?我们想回去做个专访。”

有大燕朝将军衣冠冢在,寿河村早已不是当然那个一到暴雨天就塌山的穷村子,村口建了一排排崭新宽敞的旅舍,专门给前来参观的游客们住的。

村支书领着记者来到一条宽柏油马路。

记者抢先说:“这条路我知道,我爸他们那一辈都喜欢收藏当年的一款挂历,那挂历上面除了有风舰长等知青的画像外,还标了一条宽马路,就是这条吧?”

“对,就是这条。”村支书笑,“八十年代初,哪个村能有钱修路,这条路虽然是国家修的,但如果不是风知青和另外一个男知青坚持守棺,咱村也等不来国家石油队不是么?”

说起守棺,就不得不提全村的亮点——大燕朝将军衣冠冢。

记者坐着观光车过去时,门口已经排起长长的游客队伍。

前面的历史老师挥了挥手中的小国旗,指着从北京拓印来的石雕长剑。

“这柄剑曾跟着风将军上阵杀敌,也曾随风将军跳入湍急的沙河,和风将军的衣冠冢一起埋在河底近千年……”

“老师!”旁边一个戴眼镜的小女孩喊。

记者朝身后的摄影师招招手。

“怎么了?”

小女孩:“老师,您看穿越小说吗?”

年轻的老师推推眼镜:“当然看,现在的小说十本就有九本是穿越题材。”

小女孩歪着头,指着衣冠冢旁边墓碑上的‘风’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