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除了军人也就是工人最吃香了,要是谁家有孩子做了临时工那都是能吹上三天的,更别说是正式工了。家里出了个正式工,找对象都容易得多。叶知秋虽然是知青,但是她也没有和队里人交恶,人也挺不错的为人大方有礼貌,所以她做了工人,队员们虽然也有说酸话的,但是到底还是羡慕祝福的多。
“叶知青,以后有空了要常回来看看。”沈三伯帮着她们把行李放到牛车上,笑容和煦的跟叶知秋说:“你走了我们大家伙儿都会惦记你呢。”
“会的呢三伯,我肯定会经常回来的。”
这完全就是叶知秋和沈三伯的主场了,赵泠希三人爬上车就坐在一边安静如鸡,不打扰两个人的对话。沈三伯也是个健谈的,就这么跟叶知秋聊了一路,一直到看到了县城门的时候他才意犹未尽的咂巴了一下嘴没再说话了,而是拿起旁边的竹筒水壶来灌了几大口。
然后他下车,熟练的拿出一个粪兜出来,挂在拉车的牛的屁股后面。
牛粪是个好东西,拿回去还能换工分呢。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这要是在队里,沈三伯说不定还抢不赢那些拾粪换工分的小孩子,但是出了大队,这牛拉出来的粪,那可都是他的。
进了县城,叶知秋给沈三伯指路,她们先去的是叶知秋的房东李大娘家。
李大娘生有三子两女,中年丧夫,五个孩子都结了婚有了各自的家庭。大儿子两口子和二儿子两口子厂里分配了宿舍出去住了,两个女儿嫁了人,小儿子做了他岳家的上门女婿。几个孩子结婚之后就不怎么回家来看李大娘了,每次回来不是问李大娘要钱就是从李大娘家大包小包的带着东西走。
临了临了,李大娘还成了‘孤家寡人’。
不过这段时间李大娘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甚至是孙子孙女又上门了,不过三句话也是不离李大娘的工作,每一个人都想要顶李大娘的岗。可惜前些年李大娘被自己的不肖子孙伤透了心,她那天被自己儿子女儿她们逼急了,一口气没上来险些没有背过去,看她喘不过气来她那些孩子们也没有当回事儿,拍拍屁股就走人了,一个个的都等着第二天才来一趟,总得把工作拿到手才行。
也就是这样叶知秋才赶巧救了李大娘把她送到了医院,接下来的事情就跟叶知秋说的一样,李大娘一怒之下直接把工作卖给了她,卖工作的钱她手里攥着谁都不给。她那些儿子女儿们再来闹她就直接报了警,被那些没良心的骂了不知道多少句老不死的她也不管,自己手里拿着钱吃好的喝好的。
苦了大半辈子,一生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操心,结果落了这么一个结果要说不伤心那是骗人的,可一旦这伤心劲儿过去了,她比谁都狠。
李大娘私下都跟叶知秋说了,让叶知秋安心在她家住着,反正这房写的是她的名儿,她想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要是她那些不肖子孙再跑过来闹事她就去他们厂里单位往门口一坐,哭天喊地的斥责他们有多么多么不肖。
叶知秋被逗笑了,可心里又有些心酸。要不是李大娘的子孙做的太过分,谁又忍心去坏自己孩子的名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