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角处有个叫远洋斋的,卖的多是西洋风味的东西,从钟表摆件到珠宝首饰,什么都有。
芙蓉招呼方晴看一个珐琅玫瑰银首饰盒:“这个真好看。”
“呵,你这会子说了有五十个真好看了。”方晴笑话她。
“这个是真好看。”芙蓉并不介意方晴的揶揄,坚持说。
方晴仔细看,也点头:“是好看,像是个有年头儿的东西。”
因姐儿俩说得热闹,招来了一边擦花瓶的伙计。
伙计上来先戴高帽:“小姐真是好眼光,这是英吉利国当年给慈禧老太后装贡品的盒子,后来被太监们倒腾出来的。您看,普通的舶来品没有这么精致的。”说着拿出来放在柜台上,又打开盒盖让方晴芙蓉细看。
盒子虽只巴掌大,却分三层,里面铺着上好的藏蓝色西洋丝绒,如果放珍珠之类可使之更显夺目。盒子内壁上是浮雕的长翅膀的西洋女仙,也是栩栩如生。伙计把盒子翻转过来让方晴芙蓉看盒子底上的西洋文字,以证明所言不虚。
“因东家要钱急用,这英吉利国的贡品盒子才卖20块,就是街上银楼现打也要这个价钱,又没有这样的好掐丝珐琅。两位小姐莫要错失良机。”伙计趁机推销。
“方小姐——”方晴正要遗憾地表示钱不够时,突然听到有人叫,扭头一看,屋里进来两个年轻人,其中一个是火车上遇到的郑先生,和父亲相谈甚欢那位。
1信远斋的酸梅汤部分参照梁实秋先生的文章《酸梅汤与糖葫芦》。
第12章 琉璃厂偶遇
“郑先生。”方晴笑着打个招呼。郑先生打扮得很是洋派摩登,白色丝质西式衬衫、米灰色长裤,头发蜡得光滑,带着玳瑁眼镜,比那日火车上的折扇长衫还要骚·包五分。看来那日是旅途之中从简了。
郑先生显是个不见外的,“又遇到了,这京城还真是小,令尊没出来逛逛?”
“一同来的,刚才才分开。”方晴笑道。
郑先生点头,又介绍身边那位,“这是敝表兄韩益韩友直,这是方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