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页

历史记载,炎帝和凤君一共育有三子,其中第三子是雌男。炎帝在位十七年,死的时候才四十七岁。炎帝死后,皇长子继位,史称武帝。

【本章 完】

第二十四章 凤遗族

炎帝在位时,凤君在朝堂就有一部分的决策权。炎帝死后,凤君的权势甚至隐隐超越了武帝,因此引来了武帝的忌惮。不过在炎帝死了三年后,凤君便无疾而终了,享年也是四十七岁。

炎帝和凤君生前曾约定,大唐历任皇帝必须要娶凤遗族圣子,即使不能为后也要封仅次于皇后的皇贵妃位。当时世人坚信凤遗族拥有非凡的能力,朝廷也认为凤遗族可以带来大唐的长盛不衰。所以凤遗族在社会的地位很高,许多世族大家都以能将女儿嫁给凤遗族男子,或者儿子娶到凤遗族雌男为荣。

刚开始的凤遗族还是一副超脱世俗的清高模样,即使他们的圣子成为了大唐除了皇帝外最为尊贵的帝后,他们也对放在面前的权势不屑一顾。只是权势这种东西会让人上瘾,这些“世外高人”被世人捧惯了,对权势渐渐有了依赖性,不仅不想再放手,还想要的更多。

大唐伫立的六百多年里,皇帝换了一任又一任,凤遗族的权势慢慢渗透了整个朝堂。他们的行为引起了皇族的忌惮,皇帝开始压制凤遗族。此时凤遗族的势力已经隐隐可以和皇族抗衡,双方似乎都拿对方没办法。

这样的惰况一直到大唐的第十九任皇帝,惠帝,才发生了改变。

此时大唐已经成立三百年,历任皇帝中难免会出现资质平庸无能的继承人,惠帝就是这么一位平庸的皇帝。照理说,皇帝即使平庸无能,在忠臣的辅佐下,保住江山应该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问题坏就坏在,这一任的凤遗族圣子,野心比先祖凤君的还要大。

这位史称东元皇后的圣子,不仅有野心还有心计。据记载,东元皇后长得倾国倾城,比所有的女子都要美貌。而这位惠帝除了资质平庸外,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好色。

惠帝第一次见到东元皇后,就对他一见钟情。被迷得神魂颠倒的惠帝不顾忠臣的劝谏,不仅让东元皇后进了后宫,还给了他后位。

大唐在成立不到两百年的时候就开始压制凤遗族,为了避免大唐最终落入凤遗族的手中,历任皇帝虽然按照炎帝要求娶圣子进宫,但不再给予后位。而且即使是位于皇后之下的贵妃,也防着他,不会给实权。

惠帝贪恋美色的行为,给大唐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这位将皇帝的心牢牢抓住的东元皇后,不仅仅统领了整个后宫,还将手伸向了朝堂。

惠帝无能,受东元皇后摆布,几乎对他是言听计从。东元皇后为了更好的控制他,甚至对他使用了迷幻药。于是很快,整个朝堂也落入了东元皇后手中。

惠帝在位五年就暴毙,东元皇后让自己年幼的儿子上位,自己垂帘听政,成为了这个帝国真正的决策人。

说实话,东元皇后比惠帝更有胆识,也有计谋。只是他太过残暴,为了巩固他的权力,他残忍的杀害了那些反对他的官员,并且坚持斩草除根,连刚出生的婴儿都不放过。

那时,多少忠良之臣落得满门抄斩的凄惨下场,整个朝堂,人人自危。不久,

民间许多地方揭竿起义,整个社会陷入动荡不安。接着,平阳王举了“清君侧”的旗帜,率军北上。

这场战争打了九年,最后以平阳王胜利结束了战争。

在这十三年间,整个大唐皇朝被东元皇后弄的民不聊生,无数百姓失去了生命。平阳王称帝之后的整整二十年间,大唐都没有恢复元气,而且开始进入衰败期。

也是因为东元皇后的行为,本来已经被皇族视为威胁的凤遗族一下子成了皇帝泄愤的对象。凤遗族在朝中的势力一点点被拔出,并且皇帝在民间散播凤遗族是妖孽会带来灾难的谣言。

不久之后,凤遗族就成了过街老鼠,皇帝对他们的政策就是“赶尽杀绝”。原本是人上之人的凤遗族,地位直线下降,几乎和奴隶差不多。

不过皇帝针对的是拥有权势的凤遗族世家,并不包括普通百姓。毕竟这四百年间,几乎所有的世族大家都和凤遗族通婚过,甚至很多普通人家先祖也曾是凤遗族人。真要追究起来,整个社会又要经历一次动荡了。

但是那些有权有势的凤遗族世家就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是当初和凤君一起迁居到京城,固守着古老的血统。因为是嫡系的凤遗族人,几百年间他们一直地位超然,被大唐所有百姓如同神明一样供奉着。

只是尽管如此,皇帝宣传凤遗族是妖孽的留言已经流入民间,百姓对凤遗族的看法还是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