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谈起那条大街的铺子的价格涨了一倍不止,他们离开的时候,蒋氏把在荷花镇的嫁妆地契都分给了其他儿子…

很多人追求落叶归根,蒋氏却说以后她死了也不回荷花镇来了。

钱衡不说话了…

是啊,他们都到了这样的年纪,如果蒋氏想回荷花镇他也一定会带着她回去的,他老子娘和钱老秀才在他心中的地位千差万别…

他不好再阻止,只是对于姜榆要离开京城,归期又不定,甚至他觉得按照阿榆不忙着追求名利的状态,或许他回去了就不再回京城了…

他又产生了一把中年人的无奈之感…

不过随着友人们一个个到来,气氛渐渐热闹起来…

洪逸变了很多,真如他所说,放在大街上,怕是认不出来了,整个人黑了不少不说,整日和他打交道的,好些都是一口方言的农户,以往那标准的官话,顺带着带上了几分拗口。

看到多年未见的好友,姜榆笑道:“当年你说一定回来,今儿果然是回来了!速度可真够快的,我才回京没多久,就听人说起你在地方的政绩,真有你的!”

洪逸爽朗笑道:“可不得回来吗?我这回带着我家茗郎回来,正好可以和你家炀郎还有钱家辉郎一起回广阳府赶考,如我们当初一样,我们都老了,我们儿子都能去赶考了。”

他说的茗郎正是他和颖娘生的嫡子,比炀郎小几个月,如今也有十五岁了,也幸好这时候回京了,不然再过两年,都不知道上哪给他儿子定媳妇。

钱衡笑道:“你可莫要去了西边,就把你家大郎的功课给落下了,到时候榜上无名那你不得气死。”

洪逸笑道:“落下谁也不能落下他啊,这些年西边确实没有好老师,我只能亲自教导,不好说赢过你们两家的儿郎去,榜上有名应当也是可以的。郑兄就不必担心这些个问题了,我还没进京就听说了慎郎的名头,真是少年英才了,可惜叫姜兄捷足先登了。”

郑慎听了笑道:“我这儿子出息的功劳,一大半可都是姜兄的,没有他这个泰山在旁边指导,那小子可没有今天的成绩。”

姜榆作为先下手为强的人笑道:“就算我没定下慎郎,你也没有闺女配他啊!”

洪逸家里只有一子一女。前头那个庶女也早就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