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煊郎一家时常去帮忙照料,但是以后要住人,还是得好好修缮一番。
他这些天有的是时间,刚好可以叫人去修起来,自己再经常去看看,保证来年住进去舒舒服服的…
…
烨娘十八岁的时候,他们一家回了京城,虽然决定要外放,但还得回京领差事,这任职的文书,可不会直接从京城飘到他家里。
再说还要回京办喜事呢。
宝娘虽然平时对烨娘最是严厉,但是在准备嫁妆上头她却最上心。
说来实在惭愧,自从宝娘和玉娘雁娘她们一起倒腾那些个铺子,加上还有不断出新的连环画,她这些年赚的银子,比姜榆还要多。
除了留下必要的花销,赚到的银子通通用来买了铺子,京城的铺子,哪个时候都不缺人租。
只会随着时间推移,有更多的外地人加入京城,铺子也越来越值钱。
本来就繁荣的那几条街,可没有什么人家卖铺子,那就是一只会下金蛋的鸡,谁会卖?
所以他们家当初买的铺子,都是挑一些还没发展起来的地方。
如今随着聚集在京城的商人越来越多,当初那些人气不太旺盛的地方,也是热热闹闹的,铺子的租金也跟着水涨船高。
他们家就这一个女儿,再说嫁的又是郑家长子,若是他们家给的嫁妆太少,宝娘怕日后她闺女被后来的弟媳给比下去。
所以她一归京城,就开始清点家里的铺子,看看有哪些要给闺女当嫁妆。
玉娘的闺女去年就出阁了,嫁的就是一个勋贵子弟,钱衡有些不满意,觉得女婿没有他这个老丈人出彩,怎么能配得上他闺女?
他倒是有些羡慕姜榆,想像他那样往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