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页

不过很快他弟弟焕郎就没那么多时间跟在他屁股后面了,他爹当上了太孙的老师之一。

等到太孙到了正式入学的年纪,他家作为寒门的典范,太子谢邡为了体现他对寒门的重视,把他弟弟挑做太孙的伴读。

这个小家伙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背上上学的小书箱,有时候都会晚上夜不归宿,比他这个做哥哥的还要辛苦。

没有这条小尾巴,姜炀一时还觉得很不习惯,不过焕郎每次回来,都要凑到他跟前,跟他叽叽歪歪一堆有的没有,天马行空的想法,让他又觉得只恨不得把这货给扔出去…

姜榆很经常跟他聊这个朝代的一切,包括他自己对于朝局的看法,从来不曾避讳,比如姜榆猜测的关于太子对于他们一家的看法和行为。

仿佛害怕他因为不懂得里头的道道,哪天就被拖出去砍了,他知道姜榆是为了让他尽快适应这个世界才会跟他说这些。

姜榆知道他对于这些奇奇怪怪的工艺的喜欢,每回都以带他去买这方面的书吊着他一起出门。

还告诉他,这个世界上有最多这种东西的地方,就是工部。

这就像是毛驴前头那块即将吃到又吃不上的胡萝卜,吊着姜炀适应这个朝代的规矩,去参加科考,然后进入工部。

其实不用姜榆在前头忽悠他,他也会这样做,他知道作为长子,以后等姜榆退下来之后,他得顶上。

不然以后烨娘那只小娘鱼在别人家被欺负了,他连声讨的资格都没有。

他如今年纪还小,窝在大人的羽翼下,可以安心地只在家里散漫地看自己喜欢的书,倒腾自己的小玩意儿,但是这都是家里的人创造的条件…

如果他以后年纪一把了还宅在家里…让焕郎养他吗?

虽然焕郎可能会养他,但他该承担的责任从来都不会去逃避,也不想把自己的重担压在小老弟那细小的肩膀上…

既然决定参加考试,姜炀就从来不掩饰自己的才能,十二岁的时候,他就告诉家里,他可以返乡去参加考试。

但是他娘第一个就不同意了。

说他年纪还小,他爹又不能陪着他回去,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