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页

一心往京城其他处专营的多得是,一心求着外放的少,特别是翰林院的人,若是求着外放,当初大可不必参加朝考进入翰林院。

当初洪逸也是满怀期望,就等着散馆的时候再努力一把,成为一名编修,如今落得只能领了七品知县的差事,黯然离京。

不过他大哥同进士的身份,外放已经三年,每每受到他爹娘和大哥的来信,都让在京城郁郁寡欢的洪逸对外头充满了向往。

他不是不热爱京城的生活,相反他热爱极了,这里有声有色,每天多姿多彩,他的挚友们也在这里。

但是这里仿佛没有足够的位置,让他接着在这里停留,留在京城,他会因为是卢家女婿的干系,继续被遗忘。

只有在地方干出政绩来,以真正的实力,再回到京城来,他才有可能再出人头地。

只是大家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起码要正四品,做到知府以上的位置,才有可能因为特别优异而调回京城做京官。

纵然如姜榆的老师江宴,最是懂得把握时机的一个世家子弟,如今已经将近四十,才到正四品的位置。

日后他们几个怕是一年到头来,再难相聚,在京城的倒还好说,只是谁知道哪年谁就外放了呢。

索性洪逸还多了一个翰林院出身的身份,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误,把地方治理得出色,以后他升得比其他进士更快些。

六部二十四司,其实再往下分,分得更繁琐,比如姜榆新进的礼部,下又设四司,分别掌管着喜丧礼,外宾,军礼,科举学务,各司其职。

而钱衡所在的户部分成十三个司,每个司对应着一两个省的户籍,赋税,财政。

各部里头,官职最大的就是一部尚书,领着正三品的官职,如礼部如今的游尚书,已经在尚书的位置上坐了许久,再过几年他就要致仕了。

而钱衡所在的户部尚书,乃是由户部章侍郎顶上去的,因为户部上一任的尚书,是卢王妃的父亲,早就被砍了脑袋的。

尚书之下,有正四品的侍郎,不过这两个人物,作为一部的一二把手,姜榆这个主事日常还不太需要接触得到。

他所在的仪制清吏司最高长官是正五品的陈郎中,不到四十的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