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页

姜榆松了一口气,越往上走,陪伴的人越少,她对这个时代,始终带着一丝彷徨,如今二狗子学堂里的同窗也就小钱一路陪着自己。

府学里的同窗还和她一起接着考下去的,也没剩几个了,以后只会越来越少。

小钱对她来说是特别的,他们虽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自小穿着一条裤子长大,与亲兄弟没什么差别了,她自然不希望小钱停留在这里。

钱衡果然看透了他的担忧,等人散了还来跟说自己的想法:“阿榆,你不必担心我会不接着往下考,现在我的身份确实能叫我爹后悔了,以前我是为了叫他后悔才狠下心来读书,不过这两年,我读着读着,竟也读出了乐趣,我始终记得你小时候问我,若是天下人都去经商,那田里的地谁来种,我以前总是以商人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但是当我认真读书了,我不自觉地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不知不觉就沉迷其中了,你很不用担心我会打包回去,该想想我们怎么找到一个好老师才对。”

小钱说这话的时候,整个眼睛亮晶晶的,一如当初他告诉她自己的梦想的时候一样…

姜榆突然有些明白,像小钱这样的人,一旦沉迷于哪个东西,就会心无旁骛,只向着自己的目标冲的人,有多可贵。

小钱说得没错,他们现下最应该操心的,就是找一个真正的老师,一个正统的进士,来指导他们,不然明年的春闺,和整个大夏的举人们比,他们只有满身的土气能比得过他们。

在广阳府他们找不到老师,如今到了省城,有更多的机会,他们有可能能凭着这次的名次,能让哪个大佬看上他们。

成不成的,只看这次鹿鸣宴了。

放榜之后,京城来的两位考官,以及府城的地方官,邀请新出炉的举人们,同庆。

宴席上甄大人对他二人言语之间多有赞美之词,而裴大人则对着那章唤一顿猛夸,姜榆能感受到甄大人对他们的喜爱。

甄大人的风格很务实符合她的期待,不像那裴大人,一上来就要考他们诗啊词啊的,搞得她心里直突突。

但是甄大人马上就要回京城,他在京城还有别的职务,没有时间带他们的,宴会来的其他的大人,虽然对他们多有夸赞,但是对那章唤更是吹捧,并没有要收他二人的意思。

甄大人看在眼里,只觉得这群人真是冥顽不灵,事到如今还看不出圣上重用寒门的决心。

或者这群人知道,不过是这事多多少少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毕竟用的寒门子弟多了,用这些人家里的子辈就少了,他们不过是在做最后的顽抗罢了。

哼!他们不知道抓住这两个好苗子,自然有别人懂得珍惜,正好他这个同年,平时最是风风火火,如今赋闲在家只怕要闲得发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