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他们老姜家也没闲着,他们家有两个女郎要出嫁,准备嫁妆忙得风风火火。
姜榆边吃饭边问吕氏嫁妆的准备情况,吕氏一边给他夹菜一边道:“准备得差不离了,知道你们感情好,我盯着呢,这就说给你听,家具比着你大姐二姐一样打了全套,陪嫁银一人二十两,再就是银首饰每人各一整套的,被子衣服那些也都准备好了。”
这在整个荷花镇上,也算是数得上的体面了,毕竟大房说起来,也只是小地主的水平,这些年跟着二房风生水起,再就是姜柏自己赚了银子,自然不会忘了他兄弟。
其实里头还有些官司在呢,只是吕氏不想拿这些事儿烦她儿子,小张氏有些重男轻女,本来不想出这么多的嫁妆的,最后和姜松吵了一架,见家里没人支持她,这才同意的。
家里的银两没拽在她手里,她同不同意其实都是要置办的,只是大家都疼她的闺女,她这个做亲娘的倒是不疼,没得伤了她两个女儿的心。
姜榆不知道其中的官司,两个小跟班要出嫁,她这个做三叔的自然要随礼,比起她爹还有二哥,她这个学生在财力上比不上。
这些年虽然跟着二哥小赚了一笔,但是出力的都是她二哥,她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她也不好多拿,以后需要钱的地方还很多。
姜榆想着该琢磨琢磨赚点钱,她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想法,但是不急,她现在还是抓紧时间学习,等乡试之后再考虑这些。
买东西上,她也越不过二狗子和二哥,不过她想到了一个适合她送的东西,就是她的书。
当初中秀才的时候,很多人讨要她的笔墨,她就注意到了,回家给大姐二姐家都送了去,这时候的书还是很贵的,一本几百文,没道理让旁人得了,她亲姐妹没得。
她在府学的时候,就开始抄书,这对她来说是也算是再给自己的知识点疏通一遍,一举两得。
不过送书对她来说基本是没成本的事,她自然还准备了别的,女郎都爱俏,她在府城的胭脂铺子,给两个小跟班一人买了一整套胭脂水粉,这胭脂是荷花镇没有的货色,保管她们出门子的时候漂漂亮亮,如此,再加上书,够体面了。
当然她给家里的其他人都带了东西,给吕氏和张氏买了小镜子,那铜镜看不太清,这小镜子正合适,吕氏嘴上虽然嗔她不该买,但是宝贝地把那镜子拿去房里收了。
给两个姐姐也买了胭脂,只是没有烟娘熳娘的那样齐全的一整套就是了。
至于她爷爷,就是买的烟丝,她爷爷也就这点儿爱好,给她奶奶的则是一个银簪子,她奶是个实在人,就爱这真金白银的东西,至于姜锋,则是一罐酒,出门一趟,回来带着的东西她都选轻便的。
这下堂房只剩她和二狗子,姜榆才有时间好好和二狗子说说话,其实她自小跟二狗子相处的时间最长,这次离家几个月还怪不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