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姜榆一出来,姜铎一眼就看到他了,姜铎和宋叔两个人,挤过人潮,朝姜榆走来,姜榆看着二狗子板着一张脸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的样子,要是平时二狗子在旁边看到别人这样,只会严肃道:“成何体统!”

如今他不是一本正经的夫子,只是个普通的家长。

等他们好不容易挤过来了,也不问她考得怎么样的话,只道吕氏已经在家煮好饭菜等着了,问她累不累之类的。

小钱果然比她还早出来,看到她,两人会心一笑,不需多说什么,一切尽在不言中。

李大郎也是个有心的,他今儿也跟着过来等了,等到姜榆和姜榆他们汇合,他也不多谈考试的事,只说道:“头先第一批出来的人当中,那个和钱弟差不多大的考生,正是洪家今年首次下场的洪二郎。”

那洪家正是当初吴师爷废了老鼻子劲想要攀扯上的人家,洪二郎的父亲只是个秀才,和姜铎他们是一样的。

但是架不住人家有个有能力的亲戚,他们洪家改头换面得早,已经经过三四代人的积累,有些书香门第的样子了。

那洪二郎的叔公在朝做官,洪二郎的几个堂叔叔也是出息的,洪二郎他爹洪秀才的秀才功名在他几个堂兄弟面前不够看。

如今洪二郎的祖父和叔公尚且都在世,两房人关系还算密切,但是若是洪二郎这一辈没有自己立起来,想来在府城的洪家和涧溪县的洪家关系只会越来越远。

所以洪二郎这一辈被他祖父寄予了大希望,还能不能接着传承下去,只看他们这一辈了,洪二郎上头还有一个哥哥,就是那吴师爷心心念念差点到手的女婿。

那洪大郎当初下场的时候也有好些个人关注,却是没有考上秀才,如今这洪二郎一下场,议论的人也多了起来。

姜榆没见过李大郎口中的那个洪二郎,对这件事并不放在心上。

接下去的几场考试大同小异,只是帖经和墨义的比例不一样罢了,只最后一场,不仅要写出句子的意思,还要就句子展开自己的看法。

有点儿后世议论文的意思了,这场姜榆用的时间最长,概因她心里也担心自己一不留神就写出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来。

姜榆到底有上一世的记忆,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难为受到上一世思维的影响,对于这个时代的王权没有绝对的尊重,在姜铎看来太过离经叛道了些。

姜榆也害怕自已一不留神害得全家没有好果子吃,功名没考上,还牢底坐穿,所以这场她仔仔细细地想了许久才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