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以前自己家里没条件,他早早放弃了接着往上考,现在他绝不会让他的孩子重蹈覆辙。

吕氏之前心里一定隐隐觉得官人不会同意,心里头虽然失望,但顺着官人的话头,听他怎么说:“我自然知道官人的决心。”

姜铎又道:“以咱家这些年的积累,很够三郎考取功名的花销了。娘子,三郎若是个愚钝的,考十几年都考不上秀才还好说,在这荷花镇,我能护他周全,但是若是三郎以后能再进一步,就是我也帮不上他了,可能他的婚事都不一定是咱们能做得了主了。”

岳父一家对自己有恩,自己当初就是娶了娘子,才有机会接着考试,不然现在可能还在姜家村种田。

这些年自己对岳父一家的恩情铭记于心,岳父有什么需要他的地方他都义不容辞。

只这些年他的积攒虽然不能跟岳父家相比,但是供自己儿子科举考试还是够的。

三郎时候若是还能再往上走,自己就没什么再能帮到他的地方,到时候银两能给的助力也有限。

若是能娶一门有助力的姻亲自然最好,三郎性格活泼混得开,心思却是单纯,若是没有人帮忙看顾着点儿,只怕要栽跟头。

自家和岳父家再亲上加亲,若是三郎止步于秀才,也不失为一桩好亲,但是若是三郎日后有机会往上考,只怕不是结亲,是结仇。

读书人最是爱惜羽毛,万不能做出背信弃义的事,只这样一来只怕婚姻难圆满。

虽然可能自己是想多了,三郎现在别说科举了,字都还不会写呢。

但是绝不能如此草率地定下他的婚事,免得三郎以后进退两难。

姜铎想了好一会儿:“只现在定下来,日后三郎指不定怨咱们早早给他定了这门亲事,到时候不仅咱们左右为难,翠娘比三郎更大一岁,倒是让她落入了尴尬的境地。”

吕氏只觉得被自家官人这一说,冷汗都给吓出来了,若是如此,以后三郎哪里还会跟自己亲近,不怨自己就不错了。

再就是翠娘,她最是喜欢这个侄女,但是她是希望三郎和翠娘以后成亲和和美美,若是成了怨偶,那她真的不仅在这个家里里外不是人,在娘家也里外不是人。

吕氏叹了一口气:“我原本只想着三郎和翠娘都是好孩子,性格又都活泼,合得来,哪里想里头那么多弯弯绕绕,官人这么一说,我倒是怕了,只怕这定下来,日后三郎怨我,这事儿再不提了,赶明儿我再回去跟我娘说清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