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页

好歹有侯海瑶和蒋茂,也不算一无是处。

十点。

黎楷躲进被窝里戴着耳机,在刚刚熄灯的高中宿舍里打开央视直播。她用被子把头蒙起来,以防手机微弱的光线引来“贴心”的宿管阿姨。

司安恪虽然不大关心这些花样滑冰衍生品,最近回北舞疯狂补课的他还是被同寝室的王稷阳拉过来分享这部纪录片。

陶予思被她的几个室友压在129寸的iadro前,准备让她对着关于自己的纪录片,被当众处刑。

就连看过一遍的徐舒阳也打开了家里的电视,还大动干戈给自己准备了一碗敲了蛋在里面的老坛酸菜牛肉面当做夜宵。

纪录片的开头和他第一次看到时完全不同,有种史诗般的宏大。从华国发展花样滑冰伊始,讲到申奥、再展望未来,细数了路上大大小小的“第一次”。

半个世纪前,老肖和老叶二十来岁上国际比赛的资料都被翻了出来,当年队里运动员紧俏到双人都是男单和女单运动员拼出来的,冰舞更是压根就没想着要发展。

那时候谁能想到后来呢?

电视上闪过一张又一张熟悉的脸,他的老师、队友、学生。

前几十年,更像一部双人发展史。

老肖他们第一次登上奥运赛场的照片;国家队双人第一次挤进世锦赛前十;许明家和姚洁成为第一对拿下世青赛金牌的华国选手;魏星笑和盛佳悦取得华国花滑史上第一枚奥运金牌。

徐舒阳愣了一下,连紧接着自己咬着世青赛金牌站在领奖台上的片段都没能把他的注意力拉回来。

他有多少年没见到过魏星笑的脸出现在官媒上?

比起其他运动员们或怀念,或不在乎。陶予思寝室里对这个片头的反应可就激烈多了。

睡1号床的室友瞪圆了眼睛,“卧槽?哪个是你教练?刚才那个也太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