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楷从司安恪的手上借力, 将上身往下压,做了个标准的阿拉贝斯克——也就是滑冰里的燕式。
但比起通常用到的燕式平衡, 第四阿拉贝斯克则更像其余几个项目里用到的落冰姿态,滑足微微弯曲作为支撑。
最开始舒缓的节奏让两人能够在进入技术动作之前,从容地展示一段舞蹈。
可惜作为竞技体育, 技术动作是躲不过去的部分。
紧随其后的便是三段捻转步。
前两段手部动作从芭蕾的四手位切换到五手位,腿部则从前单抬腿换成后单抬腿。
在从事滑冰项目前一直以芭蕾为终身目标的6号俄罗斯评委眼前一亮。
出生于古典芭蕾当道的国家, 她当然很喜欢这样的风格。然而, 俄罗斯作为花滑大国, 一些能滑出芭蕾风的运动员, 偏偏在滑冰方面的天赋并不出色。
反观这对选手, 不仅舞姿优雅, 罕见又多变的动作也没有拖累他们的技术难度, 是少有的全才。
第二和第三段捻转步之间,在司安恪的半圈托举之下,黎楷昂首挺胸, 仿佛朝着评委席展翅飞翔,落地后和男伴一起以最快的速度转完的最后一段捻转步。
过硬的技术为他们赢来了一片喝彩。
这套节目的压力在于最开始为了定艺术基调,一部分的时间被用在毫无技术动作的舞蹈部分。赏心悦目之余,给后续完成技术带来了压力。
大量的动作被积压在作品的高潮之处,除了运动员体力的要求极高以外,滑行速度也是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节目的必要条件。
随着音乐节奏变快,黎楷和司安恪脚下的步子也逐渐加大。对角线线步法很适合加入芭蕾舞剧中的元素,两人的手部动作在激烈的音乐中也没有走形。
当节目进行到最后二十秒,其余所有动作都赶在计划好的时间内完成之时,黎楷唯一的感受就是她累得要死。
滑行速度简直快到无法思考,全凭训练时的一遍一遍练出的默契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