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在一眨眼之间黎楷和司安恪便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摸爬滚打,拼出了如今在国内青年组独一无二的位置。
所谓“独一无二”就是只有一个比赛名额的时候,毫无争议的把机会交给他们两人。
这一年黎楷十四岁,司安恪十八。
而残酷则更为明显些,这么多年下来,黎楷看着现在的国家队只觉得陌生得很。
从前熟悉的队友,不在了。
从前熟悉的教练,同样不在了。
队里唯二让她感觉熟悉的只有荣升总教练的前男伴许明家,和这辈子亲手把她带进国家队的师弟徐舒阳。
剩下的人呢?
黎楷不知道。至少到现在她还没见过他们。
按照国家的各种身份文书来说,黎楷都已经十六了。在被国家队挑中的那一年,黎楷从户口簿到身份证号,全部在公安机关改了出生年份。
整整往前提了两年。
黎楷甚至为此跳了级,直接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上的课。好在文女士的早期学前教育做得好,否则黎楷自认就算是读过一回书,这一趟小学三年级的数学题还是得难倒上辈子的她。
这是国家花样滑冰总队的战略性要求。
因为男女伴如果年龄相差太大,很容易出现一边因为女伴的原因升不了成年组,另一边又因为男伴即将年满二十一周岁而不得不退出青年组比赛角逐的困境。
对于冰舞运动员而言,这是致命的打击。没有足够在国际赛场比赛的机会,不仅仅会让运动员缺乏大赛经验、无法处理突发状况。
更重要的是,会难以积攒裁判的眼缘。
像花样滑冰这样的项目,裁判的眼缘非常重要。裁判对运动员的心理价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运动员属于哪个梯队,能拿什么样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