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天,趁着村里的驴车去了火车站,据说这次村里要来十位知青,对于他们的到来,村里人多少有些发愁。前几次投票,全村都没人愿意接纳他们,不为别的,实在是这两年天气不好,地里的收成一年下来仅够自家吃饭,实在是没办法多养活那么多人了。

为什么其他村里就接受了那么多知青呢?

原因出在队长和支书身上,每年往上报粮的时候,不管别人加多少,都是实打实的报数。因此年年都是倒数第一,也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村才不至于像有些村子那样勒紧裤腰带,把口粮拿出来往上交。同时还要接收,养活那么多的知青。

如果知青们都能吃苦耐劳,那自然是好事。若是有像隔壁村,也就是吴秋兰村里那样不省事的知青,全村人都得跟着不得安宁。

今年收成好,分配知青这件事自然也就躲不过去了。

支书亲自带着人去火车站迎接他们。

到了那里,卢念念呆呆的坐在椅子上,心里慌的一批,还有一个小时就要见到人了,紧张程度堪比网恋奔现。

……

想到今天要回家,方青山起了个大早,东西加起来收拾了整整两个大麻袋。这两天身体养的差不多,抗起两个麻袋,也是松松的。

张班头一路把他送到火车站,看着他上了车才回去。

车上人挤人,最堵的地方脚都不沾地。

“让一让,让一让,前面的让一下,让后面的赶紧过。”

“催催催,催什么催,没看到前面有人啊?”

“哎呦!谁踩我鞋了?我鞋!我的鞋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