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页

红楼农家乐 甜饼 1267 字 2022-10-05

“好,小东山别的没有,空屋子倒是多,保管够住。”贾茁捂了嘴笑,“带再多东西也不怕的。”

青儿由三姑娘陪着过来给白惜问好,贾茁趁机告辞,再回到三姑娘屋里,只告诉她小东山避暑一事,让她别说漏了嘴,“我想到一个土法子,只是在家里不好施展,特意说要去小东山,到时候看看能否施展。”

“这也太麻烦你们了,还要劳动你们全家。”赵家姑娘是真的不好意思了。

“无妨,本来我们也有这个计划,只是正好捎带上她,你若能来就更好了。”贾茁摇了摇三姑娘的手,和青儿离开赵家。

“姐,三奶奶那边……”青儿忍不住问道。

“秋收前后。”

“秋收前后。”板儿不由掐了掐时间,二月春试四月殿试,如果贾兰中选,吏部公文一发,快的话,五六月出发都有可能。这虽是一桩愁事,只对付贾兰一个人,倒有些把握。

另一桩,则是愁上加愁,过完夏天便是秋收,许多人家都在这个时候出清阵米,去换新米。如果时间掐的巧妙,阵米出清,新米未换之时围城,城中人能撑得住几日?

对付全城的人,要怎么说,他们才会愿意出城?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思前想后,板儿只能叹气。

贾茁思咐再三,终于下了决心。

“陪我去见李宏,我要送一桩大功劳给他。”

“小茁。”

两人目光一碰,便知晓了对方的意思。

贾茁的稻种,可以一年两熟,产量惊人的稻种,一直在小东山的后院里,圈出一块地来,由洋子亲自料理,每年播种,保证种子都是最新的。

和玉米一样,一年一年的减产,最终稳定在一个虽然惊人却还在合理范围的产量,但一年两熟,是一直稳定没有改变过的。

大越朝从来没有一年两熟的粮食,只到出现玉米,贾茁想这可能也是大越人口不多的原因。但凡当皇帝的,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子民越多越好。特别是在农耕社会,这样的改变,说是翻天覆地也不为过。

贾茁的信交到李宏手里,板儿看着李宏的眼睛道:“帮我们交到肃庆王世子的手里,他的亲卫在我们手里买过玉米种子,现在,有一样更重要的东西想要交给他,具体的内容我已经写在信里。咱们相识一场,不敢说有什么情份,我只能说,若你能帮我做到,日后必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