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纨自嘲的一笑,“我那日见你,便觉得象我的一个故人,知道你定了亲,就想着给你添妆。”
说着一招手,一个丫鬟捧了一只匣子过来,打开一看,一支红珊瑚的凤尾簪,落入他们眼中。
“不可,这太贵重了。”凤头口衔珍珠,凤尾上镶着大块的红珊瑚,贾茁吓了一跳,赶紧推拒。
“我那个故人,只留下了一个女儿,如果,如果我还能再见到,也有你这般大了。”李纨眼眶含泪,活着的时候,看谁都有缺点,真等人不在了,便只记得好处了。
凤姐就是在外头有千般错万般错,也拿她的命抵了,可是对家里的姐妹妯娌,她只有十分好,现在也成了千好万好。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看着贾茁更是怜惜不已。
贾茁只好收下,李纨又送了一只镯子给青儿戴。姐妹俩陪着李纨说了半天的话,这才告辞归家。
本来这是件小事,认识的人知道了也没什么可联想的。但搁在罗二太太眼里,就完全不一样了。
“老爷,他们家这是想干什么,给儿子配个童养媳也就算了,还想把女儿嫁给贾兰,也不看看自己的泥腿子洗干净了没有。”二太太气的跟自家老爷发脾气。
“好了,你管人家想干什么,连我们家小五都不要,还真能看得中王家,想了也白想。”二老爷也觉得可惜,但李氏不接话,他们也没有上赶子嫁女儿的道理,只得罢了。
二太太在丈夫这里得不到回应,干脆回娘家抱怨了一通。
抱怨当然是希望听到的人越多越好,于是三个弟媳妇都成了她的听众。听到王家的女儿还得了李纨一只镯子的事,白惜不由眼里放光。
耳朵边上听着大姑姐的絮叨,“巴巴的上门去,这是好人家的姑娘干的事吗?”
心思已经飘的远了,王青儿这辈子如果能嫁给贾兰,岂不是两全其美。到时候做了寡妇,才真叫出了一口心中恶气呢,比让她做点绣工有意思多了。
“我怎么觉得是件好事呢。”白惜悠悠开口道。
“怎么就是好事了,王家的姑娘也配。”罗二太太忿忿看着最小的弟媳,恨声道。
白惜慢腾腾道:“她谁也瞧不中,然后千挑万选,选了不识字的儿媳妇,岂不是挺好。”
若有深意的看着大姑姐一笑,笑的罗二太太会过意来,抚掌大笑,“妙,真是妙啊,若是这样,还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