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只是笑,“议亲哪有这个议法的。”
刘氏的眼睛亮了亮,看了一眼刘姥姥,没有说话。
“议亲议亲,当然就有个议字,这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天经地义之事。你们家哥儿有出息,可是以后真有大出息了,上下打点,走关系,哪一样不要人脉不要银子。多个罗家帮衬,又有什么不好的。再说了,罗家姑娘嫁妆丰厚,人也生的娇俏,真是样样皆好。”
媒婆用劲了浑身解数,刘姥姥却端了茶,再把红封往前一推。
就是再厚的脸色,人家都端了茶,也只得走了。
“青儿快进来,你怎么知道要准备红封的。”刘姥姥让刘氏送了媒婆出门,自己招呼在堂屋外头探头探脑的青儿。
“是我哥给的,他说快些把人打发走。”青儿手上还抓着一只粢米团,吃的喷香。
刘姥姥别有深意的一笑,拖长了音调,“原来是你哥呀。”
正好刘氏送了人回来,看了刘氏一眼,“等板儿他爹回来,咱们商量商量,有些事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板儿该跟我们急了。”
刘氏讪笑,“都听娘的。”
贾茁看板儿去而复返,拍开他伸过来的手,“都快完事了,你别再脏了手。刚才是谁来了,什么事说这么久?”
“没,没什么事,不认识的人,怕是走错了。”
贾茁诧异的抬头去看他,这结结巴巴的,生怕她听不出来是在骗她对吧。
“真,真的,人都走了。”板儿一急,越发结巴起来。
青儿从前头追过来,一只粢米团正啃到一半,“哥,媒婆已经打发走了,幸好你拿了红封给我,家里就没人准备这个。”
“哦,没什么事,不认识的人,走错了。”贾茁仰头看天,自言自语道。
“不是,不是的……”板儿想解释又不知道怎么解释,抓耳挠腮的样子惹得青儿噗嗤笑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