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吃。”说着摸了一个扔给青儿,两个姑娘家便跑的没影了。
“你们招待客人啊,跑个什么。”刘氏在后头追了一句。
“管他们做什么,难得松快几天,还不兴让孩子们快活快活啊。”冷大娘大概是想到,自己一家人有可能永远离开刘家村,以前看不顺眼的人和事,现在都放下了,看谁都是一团和气。
“有你家男人打头,肯叫你们去必是好的,孩子们以后有出息,你就是老封君了。”刘氏笑着打趣她。
“还老封君呢,我可享不了那个福。我看,最享福的是你,板儿多懂事的孩子,这个女娃娃也聪明的很。以后,还怕你们家不好?”冷大娘悄声凑在刘氏耳朵边上说道。
“你说啥呢,这可不行,那孩子,她,她……”刘氏可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听冷大娘说的,吓了一跳,赶紧解释。
“她什么她,你还嫌弃人家没娘家啊,女孩子家,自己能拿得住事,立得住身,才是最重要的。”
刘氏不敢解释了,只能苦笑,她能说什么呢,人家那是什么出身,就是破败了那也是不一样的。她从来没有动过那个念头,想过高攀。
冷大娘还当她不乐意,想到有刘姥姥在,便不再劝了。反正家里的事,刘姥姥能作主,家外头的事,有王狗儿,又有个好儿子,这个刘氏啊,一辈子都是个享福的命,偏自己不觉得。
“什么叫好命,不操心就是好命,你呀,过了半辈子,还不晓得吗?”冷大娘放过了这个话题,又说起家里的地。
“我跟当家的商量了,这地就不卖了,托给大伯家打理,他是官身,还能免租子呢,划算。”冷大娘把这些都想好了,屋子就留给冷家打理田地的人住,还能帮他们看屋子。
“这样好,总是多一份出息,也有个退路。这里不管怎么样,也是天子脚下,儿孙出息了,谁知道会不会像你家大伯一样,又回来呢。到时候就是金陵城里的人了,我们又多了一门远房亲戚能打打秋风啦。”
“嗐,瞧你说的,到时候谁打谁的秋风还说不定呢,瞧瞧你这屋子,刘家村的人,眼睛都快冒火了。”冷大娘笑的合不拢嘴,她何尝不是盼着如刘氏所言,还有荣归的一天呢。
贾茁和青儿满场子飞,这个新宅子,院子极大,又有井水,房间里刷了石灰墙,地上铺了青砖,家具也是一水新的。两个姑娘家,也有了单独的房间,里头还有一张小小的梳妆台和凳子,刘氏还给他们一人买了一套妆奁。
所有这些,都让人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气象。青儿好几回激动的握着贾茁的手,使劲的摇,“比香河村的宅子还要好,真的。”
至少香河村的宅子,没有这么大。院子里养了鸡,搭了牲口棚放着骡子,还准备养牛,可就这样也不觉得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