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封赏(上)

二是让勋贵更加主动地投身海外开拓的行列,他们有钱有人,只要愿意就能成为大明帝国开拓海外的急先锋!

其实朱由校已经在南京给勋贵指出了这条路,可是勋贵们虽然喜爱海外的钱财,可对于开拓海外土地的兴趣却不大,朱由校这回给他们下一剂猛药,看看这帮家伙到底动不动心!

封赏过张维闲之后,朱由校又把目光看向方从哲,笑着说道:“方阁老这些年兢兢业业,也是劳苦功高,朕正式封你安平侯,并将倭·国九州岛长崎港极其周边五十里土地作为你的封地,不知方阁老意下如何!”

方从哲整肃衣冠,恭恭敬敬三拜九叩道:“臣谢主隆恩!”

朱由校虽然赐文臣不需跪拜,却没有像武臣那样强制不得跪拜,所以方从哲行此大礼也不算抗旨不尊!

朱由校起身走到方从哲面前,亲自将他扶起来道:“方阁老辅佐三朝君王,为大明朝廷安定可谓鞠躬尽瘁,朕这回封你侯爵,也算是兑现了当初的诺言,方阁老只要再做两年定海神针,就可以荣归故里,安享晚年了!”

方从哲擦着眼泪道:“老臣蒙神宗、光宗与陛下三代帝王信赖,怎敢不兢兢业业?如今陛下以爵禄相赐,已经是厚恩了,老臣实在不知道该如何谢陛下隆恩!”

朱由校拉着方从哲道:“方阁老不要这么说,朕皇爷爷在时,如果不是方阁老各方调和,朝局怕是早就乱了,先皇登基不足一月有猝然崩逝,朕以舞象之年(男子15—20岁)继承大统,如果没有方阁老尽力辅佐,朕岂能在两三年间就有如此成就?”

方从哲在万历末年时,就被东林斥为郑党,可以说那时朝堂上倒方之声不绝于耳!

神宗驾崩之后,东林党倒方的意愿更加强烈,光宗在朝不足一月,收到倒方的折子就不知道多少!

可惜还没等光宗对方从哲动手,就忽然撒手人寰,一个月之内大明没了两个皇帝,所有人都蒙了,这才给了方从哲喘息的机会!

可是接踵而来的“移宫案”又把方从哲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那时方从哲已经心灰意冷,做好了新皇登基之后立即请辞的准备,所以整个“移宫案”方从哲都没怎么参与!

但是让方从哲意外的是,朱由校这位新皇登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巩固了他首辅的地位,并且明确说,内阁首辅一任必须五年,除非有打过错,否则不能中途卸任!

正是朱由校这种坚定不移的信任,才让方从哲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说实话这种感觉在面对神宗皇帝的时候都没有过!

虽然这三年来朱由校各种作妖不断,可却无法抹杀这位少年帝王的功绩,如今大明对外平定了辽东和草原来,对内又是四海升平,这些也都有他方从哲的一份功劳在里面!

可以说方从哲这个首辅做到如此地步,已经足够青史留名了,现在老方又成了实际上世袭罔替的侯爵,这如何不让他对朱由校感激涕零?

封赏了方从哲之后,朱由校又对孙承宗道:“孙爱卿运筹帷幄,方能有大军决胜千里,故此朕封孙爱卿安武侯,将九州岛平户港极其周边五十里土地封赐与你!”

孙承宗本就胸怀广阔,对于朱由校的封赏也表现得极为从容,但他也跟方从哲一样,拜倒谢恩:“臣谢陛下隆恩!”

封赐了三位重臣之后,朱由校又看向了刘一燝,这位次辅神情顿时一僵!

说实话,张维闲、方从哲、孙承宗受封都是情理之中,可是刘一燝这个次辅,怎么说都占着一个“次”字!

功劳肯定是有,但是却要排在方从哲后面,如此一来封爵赏土肯定是排不上了!

果然!

朱由校沉吟片刻道:“刘阁老这三个月也是劳苦功高,封文华殿大学士,太子太傅,另外此战文臣之中有功劳者甚多,刘阁老汇总一个名单报上来,内阁看看没什么疏漏,朕就直接用印!”

虽然没得到爵位和封地,但是一个太子太傅和文华殿大学士,已经让刘一燝喜出望外了,何况朱由校让他草拟文官受赏名单,这说明朱由校是在逐渐放权给他!

现在人家方阁老已经功成名就,爵位有了,封地也有了,可以说这辈子算是到头儿了,但是朱由校已经明确,内阁首辅必须在任五年,所以方阁老还要两年才能卸任首辅之位!

等方从哲卸任之后,大明帝国的内阁首辅会是谁呢?

刘一燝以前经常想这件事,但今天朱由校的任命和给他布置的任务,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只要他刘一燝在这两年里不犯大错,那大明首辅这个位置,就是给他预留的了!

“臣谢主隆恩!”刘一燝深吸口气,诚心诚意地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