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幸船上有三百多名幸存者被救起,这些人也因为船只被毁,而不得不滞留在倭国,而这些人中碰巧就有当时的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罗德里格。
这位总督大人流落倭国,自然是想尽快前往美洲,为了能得到倭国幕府的支持,他不得不远赴江户会见了第二代幕府将军——德川秀忠。
在与德川秀忠会面时,德格里总督向这位幕府将军保证,西属美洲可以带来远超荷兰人的贸易规模,并以此赢得了德川秀忠的好感,从而帮助他与外界取得了联系。
后来德格里总督为了占据倭国市场,甚至建议从墨西哥调派五十名开矿专家到日本,协助国内银矿的开采工作,而作交换,德川幕府作为交换则答应保护倭国境内的天主教神职人员!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德川秀忠下令用圣布埃纳文特拉号护送德格里总督等人返回美洲,同时德川秀忠还借给德格里总督四千金币作为路费。
这次航行倭国派出了历史上首支抵达美洲的使团,墨西哥总督区也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派塞巴斯蒂安?维兹卡诺担任驻日大使。
这位大使携带归还给幕府将军的四千金币,搭乘在美洲停留许久的圣布埃纳文特拉号返回了亚洲,开启了倭国与美洲短暂的交流史!
然而,德格里总督扶持倭国的建议却没有得到执行,包括墨西哥方面在内的所有殖民地势力,对于扶持倭国都持保留意见。
因为他们非常害怕作为岛国的倭国,在西方的帮助下如果发展出成熟的远航能力,将会打破西方在太平洋地区的垄断地位。
倒是德川幕府对当时的跨太平洋贸易很感兴趣,不但主动派出使节出访美洲,还着手组织人力打造足以满足这项任务的西式大帆船!
同样是在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一艘完全仿制西班牙大帆船的伊达丸,开始在原本航海业不发达的本州东北部开工。
具记载这艘伊达丸排水量高达五百吨,并配有十六门专用火炮,为了打造这艘大船,幕府重金请沿海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工程师协助,同时动用八百名造船工人、七百名铁匠,以及近三千名木匠参与建造。
最终耗时四十五天,完成了被西方人称为圣胡安?巴蒂斯特号的倭国最大远航帆船——伊达丸!
在伊达丸建造完成之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十月二十八,伊达丸从倭国出发,开始执行自己的首次跨太平洋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