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得生存的资源,林丹汗不但数次袭扰大明边塞,还对其他蒙古部落进行掠夺,最后甚至达到众叛亲离的境地,不过就在林丹汗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联合了一些不信奉黄教的势力,准备东山再起时,却在崇祯七年(1634年)因为天花,死在了青海茫茫草滩之上!
在林丹汗死后的第二年,他的儿子额哲投降了后金,从此蒙古帝国正式宣告灭亡!
当然在朱由校所在的这条时间线中,林丹汗的命运会如何还不得而知,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从朱由校登上大明帝国皇位开始,林丹汗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
本来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明朝已经派遣监军王猷出使察汉浩特,虽然林丹汗百般矫情,还是以每年四千两赏银的代价,令林丹汗同意与大明结为联盟,共同抗击后金。
可是朱由校登基之后,对大明军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原本积弱的明军战斗力有了飞跃式的发展,林丹汗不但没拿到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赏银,自己手底下的不少部落,还被明军给收拾了!
本来面对这种情况,林丹汗是要聚集部众给大明一个教训的,可是一来因为明军表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让人畏惧,二来大明忽然无条件的大开互市,让整个蒙古草原都为之震动。
过去大明的互市是以一种赏赐的形势,对那些曾经对大明造成威胁,后来又与大明交好的蒙古部落开放的,这样一来与大明互市的基本都是原本就强大的部落,这也促使那些弱小的部落,为了获得利益而主动依附大部落,可以说大明的这种互市赏赐,很大程度上促使了蒙古各部落的整合。
可是朱由校这次却是直接开放互市,这让很多原本弱小的部落,逐渐向大明方向迁徙,并在因为同大明的互市中获得了好处,增长了实力。
而原本强大的部落,却无法靠近大明,互市过程中,他们也被大明方面有意无意的打压,如果是以前,这些部落会毫不犹豫地动刀子,可现在明军的刀子更加锋利,所以他们为了获得利益,不但要忍气吞声,甚至还要巴结大明方面。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林丹汗如果非要出兵袭扰大明边塞,那么不用明军给他强力的打击,就是那些害怕大明关闭互市的部落,也不会跟从林丹汗做这种傻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