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军魂

那声势震天动地,就连熊廷弼这种自认带兵有方之人,也感觉在这一刻,他已经不明白这些士兵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会忽然之间有了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

其实这种情况很简单,人作为一种群体生物,本能地有着从众的心理,军队又是一个人员极度集中的地方!

所以在军队中人的情绪是会很快传染的,所谓的士气说白了就是士兵情绪的集体表现,士气高昂自然就是士兵们信心十足,有一种必胜的信念,士气低落那就不用多说了,完全士兵失去信心的集体表现!

在古代的时候,军队的士气往往来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主帅是否得人心,如果一个主帅能够一个人魅力让士兵信服,那这支军队的士气必然高涨!

反之一个不被信任或不被看好的主帅,会给军队的士气造成难以挽回的打击,而一支士气低落的军队,打败仗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对军队士气影响较大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战局,别以为小兵就啥也不懂,战局不利的时候,老兵们会很快察觉不对,并将这种情绪极快地散播出去,从而影响全军的士气!

同时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一位成功的主帅能在逆境中让军队的士气保持旺盛,从而获得反败为胜的机会。

而愚蠢的主帅则会恰得其反,让一支处于优势的军队,军心涣散,士气低落,从而葬送大好局面,把自己的军队带入死路!

即便后世的现代化军队,其实也没逃出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不过后世的军事家们想到了一个降低这两个因素影响的办法!

其一是用高强度的训练,严苛的纪律,将士兵训练到麻木,将军们只要这些士兵能够机械地执行命令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突出的个人能力!

其二就是增强军队的荣誉感,给那些普通的士兵灌输一种信念,让所有的士兵以这种信念为战斗的目标,并借助这种信念产生强烈的战斗欲望与必胜的信心!

后世的军队中这两件事做的比较成功的不少,但比较典型的是大英帝国的龙虾兵,他们在火器发展并不成熟的时期,就是依靠严格的纪律,以及为了王国而战的信念,利用残酷的细红线战法,打的全世界胆战心惊!

另一个就是咱们极其熟悉的志愿军,这支神奇的军队在后勤不足,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凭借着铁一般的纪律,钢一般的信念,干翻了十七国联军,造就了世界军事史上,一个近乎无法超越的奇迹!

朱由校就是很清楚这种情况,所以他在操练大汉亲军的时候,第一强调的就是纪律,其次就是给士兵灌输为皇帝而战的信念!

说实话朱由校之所以给士兵灌输这种观念,倒不是他妄自尊大,而是在这样的历史时期,他实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信念给士兵灌输了!

难道作为大明的皇帝,封建主义代言人,帝国·主义缔造者,朱由校总不能给士兵们灌输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思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