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给个钻石会员

按照明朝的祖制,封爵分宗室和功臣外戚两种。其中宗室的封爵最为尊贵,老朱把自己所有儿子都封为了亲王!

也就是从老朱开始,明朝皇帝都会把自己没当皇帝的儿子封为亲王,而这些亲王爵位都是世袭罔替的,也就是亲王王爵不会随着传承降等!

非但如此,亲王的嫡长子在继承王爵之后,其他儿子全都被封为郡王,虽然爵位比亲王矮了一级,但冠服都被视为一品!

郡王王爵一样世袭罔替,会由郡王世子继承,同时郡王的其他儿子,则被授予镇国将军,爵位到了这里就开始降等了,会一代代被降为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之后所有的子嗣,也就都是奉国中尉了,可是哪怕到了奉国中尉,也是从六品的官职!

也就是说只要是老朱家的人,不管过了多少代,最低也是落地从六品的官职,而且这些都是需要大明朝廷给俸禄养着的!

朝廷敢拖欠官员的俸禄,却不敢拖欠这帮人的俸禄,因此大明朝每年的岁入,都要先把宗室俸禄拨出来,然后再说干别的事情!

可是老朱家的王爷们真是被当猪一样养着,他们无事可做又不能四处乱跑,那就只能生孩子了,因此大明朝每年都有几十个郡王,几百个镇国将军出生,至于其他的宗室爵位,那就根本没法细数了!

所以每年内阁和户部分派岁入的时候,最头痛的不是什么地方打仗,什么地方闹灾,而是礼部那边送来的宗室名册上又填了多少人!

为什么是礼部管宗室的事情呢?

因为按照大明朝的规矩,原则上能留在北京的成年皇室男子基本只有两个,一个是皇帝,一个是太子,其他成年皇室男子全部都要送到外地就藩!

至于说皇孙为什么不算成年皇室男子,那是因为大明朝的皇帝祖孙三代都处于成年阶段的基本没有,其他的情况就是特例!

比如说福王就是二十七岁才就藩的,而那是因为万历皇帝实在存着易储的心思,直到实在顶不住了,才让福王去洛阳就藩,就这样朱由校的五叔朱常浩、六叔朱常润、七叔朱常瀛,到现在还赖在京里不走,由此可见万历皇帝其实对几个儿子都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