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接手的还是那些平日里低三下四的吏员,真要是不听话被革了职,看着昔日的属下高高在上的滋味儿,可不是人受的啊!
虽然这些官员虽然满心义愤,却根本没地方发泄,人家小皇帝已经说了,他们这帮人忠心可嘉,但国事不能耽搁,给出的期限也只有三天。
可是三百多官员叩阙,这种事情是三天时间就能解决的吗?
就算能解决,可现在陈情的折子也没有,皇帝也不问问到底因为什么叩阙,就这么干耗着,算是个什么事儿啊!
就在这帮官员无所适从的时候,一位年过五旬,身材清瘦的红袍官员抱着一摞书册,急匆匆往午门走过来,这位也是有急事,压根没看午门前发生了什么,等走到午门前看到又是搭棚子,又是熬粥的就是一愣,等他看到满地跪着三百多文官,神情更是错愕不以!
这时有人认出了来人,大声喊道:“徐尚书,您也是来叩阙的吗?”
原来来的人正是新任的工部尚书徐光启,这位徐尚书别看是正统的儒家弟子,但却是明朝晚期的大科学家之一,他在数学、物理、铸造等学科有着极为卓越的建树,著有《农政全书》,并且翻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
同时徐光启跟来中国传教的法国传教士利玛窦是朋友,也是在利玛窦的影响下信奉了天主教!不过别看徐光启入了天主教,可他却致力于西学东来之说,搜肠刮肚地想证明西方的学术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
自从徐光启被朱由校忽然任命为大明工部尚书,就一直奉命整理大明匠户名册和各种器具图样,今天事情终于有了些进展,徐光启才急匆匆来向朱由校禀报,至于叩阙的事情,他还真不知道!
之所以没人跟徐光启通气,一来是因为这位在学术上比较偏门,研究的都是被大多数儒家子弟所不耻的奇技淫巧,二来他忽然被朱由校破格任命为户部尚书,多少都被看做朱由校的亲信,叩阙这样的事情自然也就没人知会他了!
不过此时这帮跪在午门前的文官,正处于群龙无首,外加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看到徐光启就如同救命稻草,自然是要抓过来顶缸的!
只不过徐光启却是一脸迷糊,皱着眉喝道:“当今万岁英明果决,虽有过激之举,但也都情有可原,诸位来此叩阙实在是无理取闹,本官自然不会与尔等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