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学去镇学念书,在赵桂枝看来,不是转学是什么?
“定下来了,不过我明个儿先一个人去镇上,把三郎的事情跟先生提一下,安顿好了,再让三郎过去。”二郎倒是信心十足,“别看三郎心思总不放在念书上,其实他念得不差的。四月里有一次考试,我打算让他下场试一试,运气好要是能过,也好在先生跟前留个好印象。”
“考试?是科举乡试吗?”赵桂枝来精神了,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居然还能经历传说中的科举,哪怕并未参加,也感觉与有荣焉。
二郎:……
他一言难尽的看着小媳妇儿,半晌才道:“是县试,童生试的第一门考试。”
“童生试?噢,我知道了,考了这个就能成秀才了。”赵桂枝恍然大悟。
“不是这样的。”二郎轻叹一口气,帮小媳妇儿科普这些常识。
他倒是没觉得赵桂枝有什么不对的,毕竟除非家里本身就有读书人,一般人对于科举的事情确实不是那么清楚的。事实上,哪怕是江家这边,江母到现在都还是一知半解的。
耐心的解释了一番后,赵桂枝总算弄明白了。
在科举乡试之前,先得通过童生试。三郎下个月准备试一试的是县试,接下来会在六月份考府试,之后还有院试。不过因为他们这儿是小地方,院试是三年考两回,但今年没有。
二郎已经通过了前面两门,但在考院试的时候失利了,他准备再静下心来认真读一年,明年再考。
赵桂枝上辈子是个学渣,属于那种听人提到考试就忍不住头疼的人。幸好,这辈子她是用不着考学了,她给了二郎爱的鼓励,让他认真学好好考。
就因为晚间的这番话,第二天上午,赵桂枝就开始了报社行为。
昨个儿在豆腐坊做的小零嘴,大部分都留给了虞三娘,剩下带来的这些,都是口味比较清淡的。但在这个没有防腐剂的年代里,口味清淡就意味着放不久。
因此,赵桂枝还是决定按照原本的计划,把这些留给江奶奶,她给二郎重新做了一份放得住的。
多加辣椒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