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本来就是绣娘出身,绣活水平相当不错。起初丽娘绣手帕香囊拿去店里,老板看中之后,又让她做大样。
靠着精湛的绣工,在房新仁养伤的这段时间里,丽娘把家撑了起来。
只不过院里住的人身份复杂,在丢了一次绣活还赔钱后,他们搬到了一个独家小院,比之前安全多了。
房新仁伤好后,依旧找了账房的营生。
当然,没有在汪家当账房收入多,但是还有丽娘做绣活挣钱,也算是在京城留下来了。
绣娘的一双手金贵,要好好养护,不然手皮子老了勾了丝,以后就不能做精致的绣工,也没那么赚钱了。
所以,家里雇了一个中年妇人当短工,不包吃住,只是做饭洗衣服。
一家人在南区开始了新生活。
汪修远在汪府已经启蒙,只是现在家里就这个条件,两人赚的银钱只够一家子的吃穿用度,他想读书还真不行。
没书读,他和房启明每天只能跟周围的小孩玩。
别说,在有限的条件下,穷人家的孩子们自己动脑筋,玩了许多花样。
汪修远和房启明在汪家长大,哪里见过这些,很快他们就玩上瘾,跟大家打成一片。
晚上等孩子们睡了之后,丽娘把银子锁好,和房新仁说悄悄话。
“他爹,等存了些银子,我们就去找华哥儿吧!”丽娘心里始终惦记着房启华。
“我打听了,去势后得养一百天,现在他还指不定在哪儿养着。”房新仁眉头紧锁。
“不过暂时我们还不能找他。你别忘了,他如今的身份是犯官之子,我们的钱还不够往里填的。”
“要找,也只能等华哥儿进宫当差,他心里这个坎儿迈过去后,咱们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