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而且,忠毅伯还是他的偶像。

明庭发明了纺纱机,让他们孤儿寡母家有了收入,更别提他还无偿地将制白糖的技术,和酒精提炼技术交给朝廷。

这种忠君爱国的人,是读书人的楷模。

举人的母亲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她一直视明庭为恩人,若不是进纺织厂工作,月月收入有保障,她也没法供儿子读书考科举。

两方很快订了亲。

明庭唯一的要求是大雅18岁后才出嫁,举人也答应,还说争取考中进士,娶大雅过门。

就这样,一年,三年,五年。

只等纺织厂开遍了全国,普通百姓也吃得起白糖,丝绸棉布一船船运出去,南洋的大米和甘蔗一船一船被拖回来,普法已经扩散到了县,明庭的亲子鉴定还没弄出来。

不少人开始急了,他们不方便催明庭,只能找厉帝诉苦。

不是说研究亲子鉴定很耗费时间么?

忠毅伯既然有钱有时间弄什么女子学校,让妻子和外甥女去学校教书,还能早晚接送妻子,给众人撒狗粮,甚至出算术的书,收了一群学生,要搞格物学……

他为什么不能争分夺秒地去搞研究?!

能不能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放下,先解决大家最关心最在乎的问题?!

据说现在女人们每个月需要的卫生巾,婴孩用的尿不湿,表面上是苏令仪发明的,其实是明庭娶妻当爹,知道女人不容易,因为疼爱妻子,特地弄出来的。

还有老太医手里拿着的《孕期一本通》、《如何坐月子》、《科学优生优育》……这些都有明庭的影子。

你说你一个伯爵,整天研究这些女人们的东西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