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问心想也是辛苦这些老臣们了,一个个年纪都可以当他爷爷了,每天还要辛 辛苦苦的起来上早朝。
不过他觉得别人辛苦,别人却是甘之如饴。
朝中的官员们乘坐官轿也是有规定的,不同的官品,在轿子的形制类型、帏子 用料颜色,和抬轿的人数等等各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凡是三品以上的京官,在京 城乘“四人抬”,出京城乘“八人抬”;四品以下的官员只准乘二人抬的小轿;至 于皇亲贵族乘坐的轿子,则有多达十人乃至三十多人抬的轿子;等等。
所以仔细看这些官员们乘坐的轿子,就大概的可以判断里面坐着的是几品的官 员。
从这个社会的许多细节上的东西就可以明显的界定出森严的等级制度,一旦越 矩了就很容易让人抓住把柄,以此作为话题被他人所攻击,所以这些官员们一个个 都活在这些制度里面。
到了京城之后,李问对这些规矩上的东西都大概的了解了一遍,脑子里大概的 记得一些。不过他现在还年轻力壮,还未到要人抬着走的地步。
他到这么一会,就见到各种官轿抬到,从这些大臣乘坐的轿子和官服等等,李 问在心里大概就能判断出对方的品阶和官职等等,在脑子里过滤出一些信息。
一顶四人抬的银顶蓝呢官轿稳稳的落下,抬轿的四名轿夫一看就是身怀武功, 并且武功还不低。
身着朝服的董相从轿子里面下来,朝中的官员们上前去同董相打招呼,能够上 前去与董相打招呼的,都是官阶不低的官员。
董相一脸笑意盈盈的与众人打招呼,态度显得和蔼可亲。
站在远处的李问看着被众人拥护在中间的董相,光从外表看来,董相不过是一 个个子矮小的普通老人,谁能想到这一位是朝中权倾朝野的董相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