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页

海上无花也怜侬 也稚 1111 字 2022-10-05

蒲郁还没有做过主张,第一时间想找二哥商量。可二哥哪里得闲,何况,不能再给二哥增加负担了。

万事靠自己。

蒲郁心生一计,引诱俱乐部里的比较有影响力的两位留日归来学子,让他们打着宣传日本的旗号,呼吁俱乐部成刊一份报纸,再向社会广招记者。

目的是让扮成记者的同事潜入,监视俱乐部。自然也会引来日方特务,一鸟二石。

蒲郁把方案交上去,得到大老板赞许。她立马去办,临到最后选人之际却犯难。

记者的履历得过日本人那一关,总局里各科菁英不在少数,可发表过文章的多面人材寥寥,选来选去只一位临时拎来的青年。情报分子向来多疑,蒲郁不能完全信任他。

时间不等人,蒲郁计划作另外的打算,却在众多履历里看见了熟悉的名字——路明。

喜忧参半,蒲郁亲自找到路记者面谈。他不像原来那样锋芒毕露,可还是向着无产阶级的理想主义者。他前来应招,便是为取材报道日方诡计蒲郁先引红色经典,后承诺给款项与官职,行招揽之道。路记者是个值得敬佩的人,始终不为多动。谈了许久,最后路记者方同意合作。

他道:“民族存亡之际,吾辈必将奋不顾身。”

网络布下,屡破情报。

可日军攻势猛烈,中央军由利转危,一再后撤。

震耳欲聋的轰响中,租界的假面簌簌抖落。

地在动,灯在晃。窗玻璃碎裂。

张记装满了女工与她们侥幸逃进租界的家人。余下的,还有在门前跪下哀求的陌生人,蒲郁不忍拒绝,带他们躲进沦为避难所的夏令配克大戏院。

“医生!还有没有医生!这个小孩需要立即做手术!”与女工们把带来的食物分发给难民时,蒲郁晃眼见角落的女童缠在腹部的衣片染血,而环抱着女童母亲早阖上了眼睛。

将女儿安全地带到这里来,已耗尽最后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