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毫无节制的杀戮仍在继续,?随着社会发展,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愈发变本加厉。
参与猎杀的人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不恰当吗?
当然不是,?他们多少对此有所了解,却不想——或者说不愿意改变。
其中的思维其实不难理解,?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一夜间能获得一千万,代价是一周后世界末日,也许有人会犹豫;而如果代价换成五百年后人类灭亡,绝大多数的人最终都会同意。
人类总归有着优先考虑眼前的特质,五百年后那么遥远的事,?自己的墓碑说不定都化成灰了,谁还管得着呢?
非常幸运的是,在‘绝大多数’人之外,还存在着一小帮少数人。这些人有着崇高的人格和高瞻远睹的先见之明,除了眼前,还会提前为未来的子孙后代考虑。
不得不说,人类发明了一系列大规模杀伤武器之后折腾了这么多年还没把自己作死,这一小帮人功不可没。
总之,在少数人的努力倡导下,无节制的狩猎被禁止,相关法律法规依次建立完善。
可惜立法并不代表一劳永逸,明面上行不通,有人还会在背地里搞小动作,这类违背法律的狩猎,就是盗猎。
盗猎行为屡禁不止,反盗猎事业很快应运而生,为之奋斗的人们中,有国家聘请的专业护林员,也有自愿提供人力物力支持的公益组织人士。
盗猎者属于法外之徒,他们本身干的就是违法的勾当,自然不介意在自己的‘履历’上再多添几笔。当有人阻碍他们牟利时,他们超过半数会选择毫不犹豫调转枪口,把武器对准自己的同类。
哪怕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反盗猎的人们也不会轻易妥协,他们也会配备武器,用于自卫,或先发制人。
从初见开始,乔安娜就不止一次吐槽过护林员和志愿者的长相,男人们个个虎背熊腰,满身伤疤,面目凶恶,典型的杀人越货强盗样,比她见过的盗猎者还像坏人。
事实上,这也是难免的——他们在最艰苦最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每天除了要和盗猎者战斗,还要防备来自野生动物的危险,除了让自己由内而外都变得强悍且坚不可摧,他们别无选择。
盗猎与反盗猎的冲突是一场激烈而无形无声的战争,所有的战争,牺牲都在所难免。
利安德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