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旭,等等我!”后面是跑得慌慌张张的小秋,一边喊着阿旭,一边对李燕回道,“父亲,爹爹,我也去学堂了!”说完,人就跑得没影了。
明晖不由和感慨道,“小秋若是有阿旭一半沉稳的性子就好了。”
李燕回却不以为然,笑了笑道,“你为何不说,阿旭若是有小秋一半活泼的性子就好。”
由于明晖的强制性要求,李燕回只得窝在了家里,名义是在养伤。但明晖前脚刚出了屋,李燕回便拿起了纸笔,开始凭着记忆,开始绘制一些图案出来。
入了冬,一天冷过一天,终于在第一场雪降临前,稻乡村的道路被修好了。
李燕回命人淘来许多鹅暖石铺在地上,一直通往村外的官道上。道路也比之前宽了两倍,即便是两辆马车并行,也不怕了。
村口的那座古老的桥也被焕然一新,大拱形的桥面,便于车马上下。
一时之间,村子里的人对这新的道路与拱桥都稀罕的很,没事的时候,都要在桥面上来回走个两趟。
这一年的稻乡村,家家户户都是欢声笑语,只要肯劳作,几乎都是家有余粮,手有闲钱。过年的时候,也能为家中老小添置一些新衣,或是买些好吃的点心。在这样安详和乐的氛围中,村长洪福瑞笑眯了眼,看着家家户户都在采购年货,不禁喃喃自语道,“这可都是托了李燕回的福啊!”
又是一年春,开春之后,雨水极足,绵绵小雨如同甘露一般,播散在淮南的各个角落。
李燕回撑了一把油纸伞从外面走进来,他的伤势好得极快,年前的时候,臂膀上结的痂已经全部脱落,长出粉嫩的新肉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