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页

女皇笑了笑,“宁王有心了。”

宁王感慨道:“陛下容颜未改,依旧英姿焕发,让臣不禁想起多年前皇兄与陛下琴瑟和鸣的模样。陛下重振宣国国威,平定四海战乱,功过千秋,若是皇兄泉下有知,必然十分欣慰。”

原本是君臣和睦的景象,而后画风一变,宁王的话越说越不对劲,众人面面相觑,不敢出声,席间悠扬的乐声也都停了下来。

在场的不少人都听过一道流言,先帝是被今上所杀。流言虽然被朝廷压了下去,但仍然阻止不了百姓间口耳相传。越是禁忌,越是吸引人,人们越好奇。

“宁王,你醉了。”女皇脸色阴郁下来,“来人,带宁王去歇息。”

女皇践祚后,自是免不了一场杀戮。凡是阻挡在她面前的人,不论是王公大臣,绝不留情地除去。

登基后,几个酸儒史家偏生见不惯她一个女子称帝,在青史上记她残暴,贬她荒|淫无能。毕竟要毁掉一个女人,最好的方式,就是先诋毁她的声誉,再一步一步瓦解蚕食她的意志,让其自行灭亡。

可她既然敢为这天下大不韪,命都可以不要,又岂会关心在意区区浮名?

自古以来,哪个帝王手上没有沾血?手上的血,或是手足至亲的,或是挚友忠臣的,或是黎明百姓的,无辜不无辜,成大事者全然不在乎。

宁王好色软弱无能的名声是人尽皆知的,对女皇的威胁并不是很大,否则他也不可能会平安富贵地活到如今。

宁王一挣扎,甩开内侍的束缚,冷笑道:“陛下如今是要灭口么?杀我一人,难道就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皇兄是怎么死的,陛下应当比我更清楚!您好狠的心啊,皇兄尸骨未寒,您还要再对付他仅剩的亲兄弟么?”宁王一字一句,说得是慷慨激昂,义愤填膺。

太子赢弱,吹了寒风本就不大舒服,听了这些话,情绪一激动,更是受不住,猛烈地咳嗽起来,胸腔不断起伏。

场面登时慌乱起来,女皇和景王都关切地看着太子,生怕他会出现什么意外。

“皇兄,你没事吧?药呢,快拿药来!”景王也不管什么风度了。

太子妃似是见惯了这种突发状况,尚且镇定,赶忙派人叫医官。小郡主李月襄看着父亲如此难受,可却无能为力,急出泪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