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雪浅显易懂的科普引起了劳家屯知青与民众的热烈反响。
对于江南鱼米之乡的人民来说,水稻是他们的粮食,蚕丝则是他们冬天赖以过冬的保障。村里每年都要向国家上交定量的粮食与蚕丝,多余的才是村支书按工分分配给村民的部分。
聂雪这样的科普将直接提高他们村今年乃至今后的蚕丝产量,使得他们冬天可能有足够的丝绵给孩子添新衣甚至给自己穿薄的棉衣加点料,过个温暖年。
往常他们按老一辈的经验细心照料蚕宝宝,但聂雪这一科普却叫他们醍醐灌顶。
一种更科学更有规律的养殖方式,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致富宝典。
可不是叫人稀罕!
“聂雪同志每一句话我都记下来了,就是怕漏掉记得有些乱,我回去还得重新抄一遍。”
“没想到往常镇里回收的桑皮是造高级纸张的好原料,而且不用我们用石头砸开取皮。”
“我都没想过可以用两根螺丝钉固定拉条!”
“村支书说桑皮收入不用上交,可以作为村里的额外开支,加上蚕丝丰收的话今年过年说不准可以多买一斤猪肉呐……”
“怪不得村支书要请聂雪同志过来科普,这真是请对了人。”
“之前聂雪同志向施洛同志借书,我还以为她跟其他女知青一样是好施洛同志的颜色,没想到她真的是为了学问。”
“要是聂雪同志是我们村的知青就好了,这样我平时有问题还可以请教她。”
瞧着知青与村里的年轻人都神情激动目光热切望着前方侃侃而谈仿佛会发光的聂雪,施洛捏紧了手里的笔,内心生出种想要把人兜住不给人看的想法。
但这想法一出现,施洛就狠狠掐了一把自己的大腿,觉得自己刚才一瞬间冒出的念头真是龌蹉见不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