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睿就派了人去翰林院问问今儿谁值班,巧了,正是那真题解析的发起人姜瑜,如此一来,谢大老板和小老板,就等着小姜过来答疑解惑了。
姜榆到了宫里,只见殿上一大一小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两张老板脸,盯着她。
谢睿道:“姜卿,最近常听闻你和其他几位进士一起合写的真题解析,听闻在读书人之中引起很大轰动,但是如今不过在你老家和京城比较出名,你觉得把它以官府的名义印发出去如何啊?”
第69章 、应对(捉虫)
或许这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荣耀,试想一下,自己写的文章,?作为一种官方的形式,成为天下人必读的书籍之一。
这种诱惑,别说是一个寒门,?就算是一个世家子弟,?也是无法拒绝的吧?
但是姜榆觉得自己的水平,?并没有到能成为整个大夏教科书的地步。
只不过是恰巧,他们几个撰写的人出身寒门,?恰巧谢大老板在几个高门那里吃了亏急需反击,恰巧他们写的真题解析可能可以帮助谢大老板更加快地启用更多地寒门。
谢大老板叫她进来询问,?或许不是询问,?更多的是一种通知,?毕竟对于谢睿来说,?这也算是一种恩赐,?看得起她的意思,因为她能够靠着撰稿人的身份,?获得很多好处。
作为一个寒门出人头地的代表,也许未来的几十年他们几个都会被作为典型,?作为激励天下寒门的范例,这对她的仕途是大大的好处。
但是姜榆现在缺的是几十年后的好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