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这些年她大嫂那样偏心眼,她底下三个孩子都没被养歪就知道了,她大哥是个明白人,若是这张圆娘是个好的,她大哥一句劝比她十句还顶用。
许是姜榆心里本就不太赞同这门亲事方先入为主觉得是这张圆娘哄骗了煊郎,但是吕氏多方打听,倒没听说那张圆娘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夸她的人倒是不少,勤快能干,模样也不错,张圆娘会蹉跎到现在还没定亲,都是因为她奶奶董氏狮子大开口,要十五两的聘礼。
这才没人敢下定,十五两比正常的女郎贵了一半,不值这个价儿,谁家钱那么多没地方使啊?
且这样的姻亲,不好相处,不要也罢。
他们张家的精华怕不是都在女郎身上,那张圆娘不仅在家干活勤快,还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接了镇上铺子的绣活。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镇上送成品的,如此这般已经有两三年的功夫,那天是凑巧和煊郎碰上的。
或许他们以前也碰到过,只是以前小张氏懒得搭理娘家的穷亲戚,很早就防着这些人扒上她,所以他们纵然遇见也是对面不相识的。
如今这张圆娘是个好的,但小张氏若是知道了自己宝贝儿子要娶她羞辱过的人,必要是一顿鸡飞狗跳。
果然看着小张氏又一番大动静地挑挑拣拣,只恨不得挑个天仙才配得上她儿,煊郎终于跟她坦白,虽然有姜柏在旁边劝,那小张氏还是哭天抢地闹腾了好几日。
小张氏几番闹腾就是为了让儿子妥协,但是以往听话的儿子如今在这事儿像是犯了牛脾气,半点也不肯听她的。
后面她干脆闹绝食,她没等到她儿来求饶,倒是等来了她官人一番敲打。
姜柏平常对着小张氏都是好言好语,唯一几次多她冷脸都是因为两个闺女的事儿。
平时好声好气的人,发起脾气来才叫人害怕。
如今他又冷了脸,倒叫小张氏有些怕了:“你如今看不上你侄女不过是是因为她家穷罢了,只是煊郎年纪也大了,你应该多听听他自己的想法,不要老是把你自以为对他好的东西强加在他头上,那张圆娘除了家境差了一点,其他方面再没有不好的了,和煊郎倒也般配,你不若放下成见好好观察她一番再说,清娘,煊郎考秀才的钱我们还是有的,若是不够我找二弟三弟借就是了。很不必为了银子就让煊郎娶他不中意的女子,你就学学咱娘,像当初成全咱们一样,成全他们一回吧。”
以前叫她娘家二婶董氏一顿羞辱尚且让她觉得没脸,如今这话从她官人口中说出来,更叫她无地自容。
虽然她官人说得比董氏委婉多了,但是意思就是那个意思,当初就是张氏成全,她才过上如今的好日子,而她现在却瞧不上娘家的穷侄女了…
姜柏怕再闹下去,只怕儿子要跟娘子离了心,又下一剂猛药:“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只守着在姜家村过我们的日子就好了,你何必折腾来折腾去,你自己不看看,每次烟娘熳娘回娘家都不爱往你跟前凑了吗,找咱娘的时候都比找你的时候多,你可别搞到最后,几个孩子都跟你离了心,到时候你后悔都来不及了…”
哪个出嫁的女郎回娘家不是窝在亲娘屋里说体己话,但是烟娘熳娘回来净往张氏的屋子跑了,虽然每回她们回来都给小张氏带了足足的礼。
在礼物上丝毫不出错,但是从来不找小张氏说心里话的,想来这些年对小张氏还是怨的。
只是小张氏心里最重要的就是儿子,她儿从二叔去陪考之后就回姜家村自己温书了,她哪里会注意到闺女的这些细节,不跟她说体己话,她也不稀罕啊!
如今听她官人这么一说,一想到儿子会跟自己离心,又被官人一番狠话说得又羞又恼,方才痛哭起来。
这事儿算是看见了一丝希望,只是道阻且长啊…
直到姜榆快要返程的时候,这事儿都还没个定论,姜榆走之前终于想好了烟娘家小宝贝的名儿:“唤作惠娘如何?”
想来烟娘的执念,这个孩子定然会被她疼到心里去。
烟娘看了那个惠字,果然笑道:“这个名字好,惠娘惠娘~”说着逗她怀里的奶娃娃:“娘的小心肝,娘一辈子把你放在心上。”
她的孩子,自然是要有一个专属她的名字,而不是如她和妹妹取名都是借了弟弟的东风,她自把她小时候没得到的疼爱,双倍给她的闺女…
有的人如小张氏那般,把自己小时候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以同样残忍而不自知的方式强加给了自己最亲近的人…
于氏的重男轻女小张氏明明深受其苦,却把这种苦也叫她两个闺女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