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笑道:“自然是极好,大嫂把三郎教的很好,三郎活泼又心细,自三郎来了我们家,家里欢声笑语都多了。”
姜铎道:“三郎是我亲侄子,却不是娘子怀胎十月所生,岳父岳母担心三郎跟娘子不亲近是正常的,只一点,日后我定然是要督促三郎考取功名。”
姜铎斟酌着道:“三郎考十年考不上秀才,我也照样供着他读到考上为止。”
以前自己家里没条件,他早早放弃了接着往上考,现在他绝不会让他的孩子重蹈覆辙。
吕氏之前心里一定隐隐觉得官人不会同意,心里头虽然失望,但顺着官人的话头,听他怎么说:“我自然知道官人的决心。”
姜铎又道:“以咱家这些年的积累,很够三郎考取功名的花销了。娘子,三郎若是个愚钝的,考十几年都考不上秀才还好说,在这荷花镇,我能护他周全,但是若是三郎以后能再进一步,就是我也帮不上他了,可能他的婚事都不一定是咱们能做得了主了。”
岳父一家对自己有恩,自己当初就是娶了娘子,才有机会接着考试,不然现在可能还在姜家村种田。
这些年自己对岳父一家的恩情铭记于心,岳父有什么需要他的地方他都义不容辞。
只这些年他的积攒虽然不能跟岳父家相比,但是供自己儿子科举考试还是够的。
三郎时候若是还能再往上走,自己就没什么再能帮到他的地方,到时候银两能给的助力也有限。
若是能娶一门有助力的姻亲自然最好,三郎性格活泼混得开,心思却是单纯,若是没有人帮忙看顾着点儿,只怕要栽跟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