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自己怀里的奶娃娃一脸崇拜地看着自己,姜铎一股子自豪感油然而生。
但是不忘叮嘱这臭小子:“主要还是勤奋,爹那时候每天都拼命读书就是为了出人头地,不然对不起家里的付出。三郎,这个世界上聪明的和自诩聪明的人千千万万,可是最后能考取功名的人寥寥无几,爹不是说聪明不重要,要是不聪明,悟性不高,在考取功名上很容易就败下阵来,但是有聪明却不够努力,也很难在科举的路上有所收获,这世上,从来不缺又聪明又努力的人。”
姜榆乖巧点头,她也知道日后按她爹对她的期待,不出意外,自己以后几十年都要在科举的路上“发光发热”。
现在到底仗着自己年纪还小,插科打诨,对着这早读也是浑水摸鱼,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
只心里也清楚,自己只比别的真小孩多了多识些字的优势,她对文言文害怕得紧,到时候真上学了,能不能比得上这儿的土著还另说。
想想以后可能四五十了还要捧着一堆的书读,等着考取功名,只觉得虎躯一震,对着这早读倒是上心了点。
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没过脑门地跟着二狗子瞎念念,认真跟着读了,末了还给背了一段儿,把她老子哄得开开心心,一场家庭矛盾就此落幕。
吃过晚饭,钱小郎还是照常来报道,本来他们两个人狼狈为奸,蒋氏没好意思再让自家儿子过来姜家,硬是要压着儿子在家写字。
哪里想她儿子今儿早在课堂上把作业写完了,再一番好话不要钱地讲,让蒋氏不得不放人。
到了姜家,到底是别人家的小子,又是自己的学生,这事错多在自己的儿子出的鬼主意,姜铎也不好让他回家去,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二人再次相聚东厢。